隨著注冊制改革深入,金融業對外開放,越來越多的券商迫切希望提升自身競爭力,而這也正是目前各家券商求賢若渴的核心動力。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證券業從業人員最新統計數據發現,2020年,共有4396人加盟證券業。其中,券商人員流入比例最大的業務線就是投行業務,從業保薦代表人(以下簡稱“保代”)人數同比增幅達到了66.27%。
從業人員總數達33.3萬人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有數據可查的127家證券公司(包含子公司)從業人員總數為33.32萬人。此外,與曾幾何時證券業員工大批出走形成鮮明對比,2020年,4396人加入證券業,且主要集中在下半年。
2020年,在券商從業人員中,一般證券業務、證券經紀業務營銷、分析師、投資顧問、保薦代表人五類業務的從業者人數全部增長。其中,券商保代人數為6335人,增幅66.27%;證券經紀業務營銷人數為921人,增幅30.27%;投資顧問人數為6.09萬人,增幅14.62%;分析師人數3475人,增幅7.92%。
一位券商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去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原本3月份的證券從業人員考試延期下半年才恢復,這或許是下半年大批人員‘集中’流入證券業的主要因素之一?!?/p>
從各家券商從業人員總數來看,從業人員數量超過萬人的券商已增至4家,分別是國信證券(1.13萬人)、廣發證券(1.09萬人)、國泰君安(1.087萬人)、中信證券(1.05萬人)。2020年,有34家券商從業人員數量增長超過100人。其中,國信證券從業人員數量增長最多,達1671人;其次是中信證券,增加1540人;中金公司位列第三,增加915人。
與此同時,減員的券商也不在少數。2020年,有54家券商呈現減員情況。其中,申萬宏源證券從業人員減少1262人,中信證券華南減少1122人,海通證券減少525人。但券商減員的誘因大不相同,例如,安信證券從業人員減少126人,主要是因2020年8月份后,安信證券部分員工“轉戰”至安信資管所致。安信資管于2020年6月份開業,是資管新規后首家開業的券商資管子公司。此外,去年還有包括金圓統一證券、摩根大通中國、甬興證券、甬興資管等新成員加入證券業。
對于減員最多的申萬宏源,“集團正在做‘五位一體’的人力資源改革,方向上希望提高固薪在總薪酬的比例。具體是針對不同部門,前中后臺情況,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的調整和優化,目前還沒最終落地?!鄙耆f宏源內部相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
近年來,各家券商廣撒“英雄帖”招賢納士,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新年伊始,已有包括中金公司、華泰證券、光大證券、天風證券、長城證券在內的多家券商積極廣納人才,崗位包括財富管理、投資交易等熱門業務線。當然,不僅僅是業務條線,如今公開招聘高級管理人員的券商也不在少數。2021年1月5日,長城證券在官方平臺公開招聘首席信息官(CIO),全面負責公司信息技術與金融科技的管理工作。同時,長城證券還為其私募子公司公開招聘總經理。2020年7月份,國信證券也在其微信公眾號高調發布有關“全球招聘公司副總經理,主要負責投資管理或資產管理業務”的信息。
對此,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研究員趙亞赟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去年,雖然有很多行業受到疫情沖擊,出現大量離職現象。但證券公司與其他金融機構不同,由于股市交投活躍,有大量新客戶、新資金入市,證券業反而變得非常有吸引力,有不少證券公司存在人手不足的現象,人才需求缺口很大?!?/p>
投行保代人數同比大增超60%
一直以來,證券行業發揮投行專業優勢,為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不懈努力。新證券法全面推行注冊制后,具備成熟投行團隊、項目儲備豐富、研究定價和機構銷售能力突出的證券公司也將迎來新的盈利增長點。為此,很多券商不惜花重金聘請保代。
2004年至2020年,我國實施證券保薦制度已有16年,當時首批保代名單中共有609名入選,發展至2019年,保代人數僅有3810人。而僅僅2020年一年的時間,127家券商的保代人數較2019年末增加2525人,增幅高達66.27%。其中,已有20家券商的保代人數超過100人,中信建投的保代人數最多,為367人;中信證券緊隨其后,共有365名保代;還有中金公司、海通證券、華泰聯合證券、民生證券、國信證券、國泰君安、國金證券7家券商的保代人數均超過200人。其中,中金公司新增174位保代,中信證券、民生證券、中信建投、海通證券、華泰聯合證券、國泰君安分別新增152位、148位、145位、137位、111位、110位保代。
國際新經濟研究院經濟行為與中國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鄭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券商保代人數的爆發式增長與全面推行注冊制密切相關。當前不單單是注冊制方面,科創板、債券市場等都需要投行人才,這是主因,還有一層原因是投行‘金領’這個職業一直以來都自帶光環,伴隨著高薪酬更吸引人才流入。”
值得關注的是,投行薪酬一直是證券業薪酬話題的中心。去年,業內曾多次傳聞券商投行部門將大幅漲薪。對此,一券商投行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對于投行的薪酬而言,每個公司都有穩定的薪酬體系,不會隨意漲薪或降薪。投行部門的業務增長都會體現在績效提成當中,都有相應的管理辦法?!?/p>
隨著保代準入門檻的逐步降低,保代曾經的“金領”光環也逐漸褪色。不過,《證券日報》在相關互聯網獵頭平臺上看到,不少券商均掛出保代職位招聘,開出百萬元年薪的不在少數。在注冊制全面推進的背景下,券商逐步邁入“大投行”時代,保代還是必不可少的人才儲備。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暫停大額申購 多只績優基金主動控規模
下一篇:
增量資金踴躍入場 大市值龍頭成贏家
自從監管層明確勾勒出打造“航母級”券商的宏偉藍圖后,證券業并購整合話題便如一股越來越洶涌的浪潮,在市場和投資者心中激...
近期,券商境外設立子公司條件大幅“松綁”。2020年以來,已有多家券商增資境外子公司或擬對境外分支機構進行增資,內資券商...
14日,在券商、保險等金融股領漲下,滬深股指全線上漲。當日,上證綜指以3436.09點開盤,全天震蕩走高,最終收報3490.38點,較...
據Wind數據查詢,截至11月6日,市場質押股數5031.67億股,市場質押股數占總股本7.13%,市場質押市值為44230.56億元。2019年多...
以發行注冊制改革落地并分步驟向全市場推開為標志,我國資本市場進入全面優化基礎性制度、全面重構市場生態的改革發展新征程...
本報記者矯月在第三屆進博會上,曾經風光無限,卻又“曇花一現”的無人店再次闖入人們的視線。”云拿無人便利店相關負責人向...
證券時報網訊,據wind統計顯示,截至3月19日,科創板兩融余額合計460.79億元,較上一交易日減少1.03億元。
今年以來,居家經濟火爆, 5G手機、汽車、物聯網等滲透率快速提升,驅動半導體需求增長。尤其是近期,以8寸晶圓制造的產能緊...
本報記者昌校宇見習記者楊潔雖說今年各地促消費的“招數”不斷翻新,但消費券似乎始終保持著高“曝光率”,消費者如果不使用幾...
本報記者孟珂年末調研,對于部委政策制定的承前啟后顯然有著重要意義。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