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猜詩、詩句聯想、點字成詩、飛花令……
鄂高版“詩詞大會”贏得滿堂彩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18日晚,在鄂南高中報告廳,伴隨著師生抑揚頓挫地吟誦《秦風·無衣》,該校第一屆“風雅”杯古詩文誦讀大賽決賽正式拉開帷幕。決賽現場,采取積分制,七支隊伍經過三輪晉級賽,分別決出一二三名。新穎的賽制、覆蓋面廣的考查內容、靈活多變的題型,師生共享文化盛宴,傳承傳統經典。
寓學于樂,師生共享文化宴
經過近半年的精心籌備,高二語文老師分工明確,出題、技術支持、主持、節目表演、試題點評、后勤保障。老師們各施其職,先后組織完成初賽、復賽,最終決出高二(1)班屆遠隊、高二(2)班木蘭隊、高二(3)班蒼逸隊、高二(4)班北冥隊、高二(7)班無為隊、高二(22)班青遂隊和其他班級優秀選手組成的爭流隊,共七支隊伍參加決賽。
決賽共分三輪,第一輪為七進四晉級賽,第二輪為四進二半決賽,第三輪為一對一終極決賽。各輪比賽環環相扣,精彩紛呈。臺上選手勢均力敵,難分伯仲;臺下觀眾熱情高漲,掌聲雷動。經過三輪激烈角逐,大賽共決出“狀元”隊一支、“榜眼”隊一支、“探花”隊兩支、“進士”隊三支。
比賽現場,師生互動,共享文化盛宴。語文老師尤明飛同三名同學共同擔任主持,大家身著漢服、臺風穩健,師生應對沉著。每輪晉級賽結束,師生的才藝展示,緩解了比賽的緊張感,活躍了會場氛圍。來自高二(3)班的汪仕坤帶來的古風歌曲《琵琶行》,胡凱和曾琪琛兩位老師帶來的詩朗誦《華夏詩韻》,魏巍老師帶來的詩朗誦《將進酒》,給觀眾帶來了極致的視聽享受,將學生帶入了充滿詩情畫意的古典文化中,為整個活動掀起新的高潮。
在選手答題間隙,評委組老師的精彩點評為選手們的作答提綱挈領、畫龍點睛,豐富了學生的文史知識,更激起同學們領略古典詩文藝術魅力的興趣。
傳承經典,考題緊跟新課標
沐唐風宋雨,看江山如畫,思秦皇漢武,悟世事浮華……在古詩文的世界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這里有莊子“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 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寵辱不驚的人生觀;也有杜牧“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善于總結,引以為戒的家國情懷;也有王維“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寄情山水怡然自得的閑適,抑或是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又擎蒼”期盼為國效力的豪情壯志。
古詩文學習最基礎的方法就是背記,古文名篇名句更是學習的第一步。本次誦讀大賽還結合了文學常識、成語詩句聯想,還有與高考題型契合的情境理解。
高中古詩文學習涵蓋了詩詞歌賦,從先秦文學到明代散文,包含了不同時期的名篇。為了更全面的考查學生古詩文能力,在決賽環節,增加了默寫,要求學生填寫重點詩句的重點字。將背記、書寫、理解相融合,綜合考查。
“高中語文新課標中要求背誦的古詩文有72篇,篇幅之長,內容之廣,對考生要求也更高了。”出題者之一李慕云老師介紹,通過比賽的形式激發學生積極性,從傳統文化的學習當中汲取營養,提高傳統文化學習的素養。
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系統,中華民族的思想精髓就藏在漢語中,藏在古代經典文學文化的作品之中,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作品中有古人杰出的思想和寶貴智慧,對于學生而言,就是將這些精華內化到生命之中。
融會貫通,形式多考察靈活
大賽分為三個環節,依次為七進四、半決賽、決賽,每個環節都有三種題型,有背誦、情景理解、看圖猜詩句;文學常識搶答、成語詩句聯想、根據提示猜答案;詩文默寫、點字成詩、飛花令。有輪流答題,也有搶答題。其中搶答題答對加分,答錯倒扣相應分數,搶答氣氛緊張,但更加彰顯了學生們的古詩文功底。第一環節第三部分看圖猜詩句部分第二題,木蘭隊搶到答題機會,畫面上有老人、小孩,蓮花、蓮蓬、青草地、茅草屋,遠處男性勞動者在地里揮舞鋤頭,一個五口之家的美好農家生活描寫得惟妙惟肖。選手錢文多脫口而出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全場給予熱烈的掌聲,她也為團隊贏得了10分。
搶答中一環緊扣一環,一題難勝一題。臺上的選手們歷經數月的準備,答題飛速。在半決賽最后一部分——根據提示猜答案搶答環節,將比賽推向了白熱化。主持人報出題干,分別列出四個條件提示,越早答對得分越高,答錯扣相應分數,也是這一輪將比分差距拉開,最終屆遠隊和木蘭隊勝出,進入決賽。
“靈活的形式,不僅要學生記牢,還要根據要求快速反應和運用。”李慕云表示,古詩文學習只有理解,才能最終成為刻在腦海里的記憶。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古詩文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學習古詩文也是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活動將傳承傳統文化和語文學科建設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品鑒詩詞之美中之余,大力弘揚傳統文化。校長袁慎彬寄語學生,要不斷提升古詩文素養,肩負起傳承優秀文化的重任。
記者 熊大平
編輯:何珊
上一篇:
“雙減”近一年,一二年級期末測試又出“新花樣”
下一篇:
玉泉校區 關愛留守兒童志愿服務進社區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吳文謹、通訊員王遠遠報道:17日上午,市委黨校舉行2019年下半年主體班開學典禮暨“不忘初心、牢...
6月13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下稱遺產日),今年遺產日非遺活動的主題是“非遺傳承健康生活”。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
劉源望(武漢)有一種傳承總是托舉著嫩尖尖累了的,都藏在袖子里在不經意時,落下還有一種傳承總是以一種集體謝幕的方式先把紛...
出隊旗、敬隊禮,齊唱隊歌,為烈士獻花,向烈士默哀并三鞠躬,為烈士獻詞……莊嚴肅穆,每一個環節都飽含著少先隊員對何功偉...
21日,政協第二聯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在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時,皮定宇委員對咸寧中醫藥事業發展提出了六點建議:第一,...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譚昌強、通訊員王遠遠報道:1日,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徐小兵,為參加全市組織人事履職能力提升專...
搭上電商,非遺飛入百姓家——首屆“非遺購物節”述評(上)光明日報記者張玉玲“非遺直播”,叫好又叫“座”。“非遺購物節”...
穿漢服、逛國風集市等也引領了一波端午新風尚。微博投票:琴棋書畫、京劇、武術、舞蹈等國粹藝術580票漢服、團扇、國風美妝、...
”在拉薩市堆龍德慶區青少年活動中心舞蹈教室,伴隨著優美的藏戲唱腔,西藏自治區藏劇團藏戲演員達娃曲珍正向孩子們講解藏戲...
清明節來臨之際,赤壁市實驗小學在羊樓洞142烈士陵園開展“祭英烈、學黨史、跟黨走,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新時代好少年”革命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