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剛落下帷幕,鄂高資深教師回應家長學生關切②
試卷怎么看 學生怎么辦
數學??穩中有變,在數學思維上用力
????鄂南高中高三數學備課組 邱定斌 徐子龍 范裕龍 張文瑜 李環宇
今年的數學新高考全國Ⅰ卷很好的完成了“一核四層四翼”的高考評價指標,成功的實現了從“知識能力定向”的高考向“科學素養定向”的高考的轉變。
整張試卷 “起點低、入口寬” 。從數學概念、數學方法入手,面向全體學生。比如試卷第1~5題、第9~10題、第13~14題,解答題17題,第18題第(1)問,第19題等,考查的是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的掌握及靈活運用,加強了核心素養考查,回歸數學的本質。通過對核心知識點的考察,突出高中數學主干內容,淡化了特殊技巧,貫徹了高考改革的要求。但題目的考法更加靈活,如果學生平時只是一味刷題,不注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在很多基礎題目上也會翻車。如第5題,考查學生對古典概型的計算,如果對互質的定義模糊不清,便無從下手。
同時,部分題目依然具有較強的挑戰性,體現了“多層次,高落差”,突顯思維,保持了較好的區分度。如第12題,側重考查主干知識,要求學生在抽象函數的背景下,理解函數的奇偶性、對稱性、導數等概念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對數學抽象、直觀想象、邏輯推理等核心素養都有較高的要求。第14題是開放性問題,答案不唯一,給不同水平的考生提供了多層次的思考空間,考查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具有很好的選拔功能。第16題,對作圖的要求較高,體現了圓錐曲線的核心思想“數形結合”,要求學生具備解決較復雜問題的綜合素養和關鍵能力,有一定的難度。又如選擇題第8題,源自于2016年江蘇卷第17題的改編,選項具有迷惑性,做到了“有效區分”。如果學生盲目采用“極端思想”,求得答案為B,實則答案為C。
與去年相比,試卷的難度相當,但計算量增大,很多題目不僅要思考,還需要輔助計算才能完成,對學生的考驗比較大。這也充分體現出數學試題在高考中的選拔功能。本次高考也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今后在對數學的教與學的過程中,對數學方法原理沒有深入思考和拓展,光靠題海戰術,是難以駕馭高考數學的。
復習備考建議:
一是學生不能只會刷題,而應該真會解題。
例如第18題第(1)問利用倍角公式及兩角和公式化簡,得到角B與角C的三角函數關系式,代入角C的值即可,屬于簡單題。第(2)問利用正弦定理邊轉化為角,利用三角恒等變換,利用換元思想利用基本不等式或函數法即可求解最值。本題著重基礎考查但是因為提問方式是邊長的二次方做比值,平時訓練中比較少見,導致很多同學有畏難心理,不敢進一步分析轉化直接放棄本題。 又比如第19題是一道立體幾何題,題目所給條件設置新穎。第一問考查常規方法:等體積法,但需從三棱柱的體積轉化為三棱錐的體積;第二問需從條件中的線段關系和垂直關系中通過轉化才可以建立坐標系進行求解;最后要求的是正弦值而非余弦值,這也考查了考生的細心和耐心。本題體現了轉化與化歸的數學思想,對考生的學以致用以及靈活運用有較高的要求。
二是學生應該學會閱讀理解新的情景,新的材料。
例如第20題建立新情境,從衛生習慣與是否患病之間聯系的強弱,讓考生注意良好的衛生習慣有助于提高生活水平,從而樹立起較好的人生觀;第二問對易混易錯知識點“條件概率”進行了重點考查,所證明的“風險程度指標等式”主要是用到了條件概率的定義式。本題看似復雜,題干也長,并且有新定義,但實際上并沒有多大的計算量,直接套公式就可以得到答案。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閱讀理解的能力。
三是學生應該學會計算,學會在數學方法指導下的計算。
例如第21題,解析幾何重在考查數學的三大核心能力的計算能力,一般不偏不怪,主要考查學生對數據的處理能力和數學的運算能力,今年數學難不是難在思維能力,就是難在計算上,所以提高學生計算能力應該是今后的一個重點。解析幾何,“解析”我理解是計算能力,“幾何”是圖形的處理能力,所以具備代數與幾何結合的能力,就可以大大降低解析幾何的難度。本題第(1)問,若設直線為再與雙曲線聯立,化為“齊次式”得到兩直線的斜率,再用韋達定理就很容易得出結論。第(2)問,根據直線AP,AQ的斜率之和為0,利用幾何性質解決也要簡單很多。實際考試過程中,因為時間緊張,很多同學沒有進行分析轉化,盲目計算從而導致失敗。
四是學生應該要學會綜合運用各種數學思想去探究復雜的數學問題。
例如第22題作為本套試卷的壓軸題,運算量并不大,主要考查的是數學思想的運用。第一問,考查了分類討論的數學思想,需考生做到不重復、不遺漏,同時也對超越方程的解法提出了要求,比較常規但不好拿到滿分;第二問中,通過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可以發現b存在且唯一,較為容易發現三個交點橫坐標的關系,若要嚴謹地證明,則需大膽地假設隱零點,發現其間的同構問題,考查了函數與方程的思想。但考生可能會因為數學語言的組織與表達能力的欠缺,容易出現混證的情況。本題對考生的能力要求較高,綜合性強,思維性較強。
化學????從內化于心到外化于行
鄂南高中高三化學備課組 朱麗春 汪細蘭
“大題中沒有有機合成,沒有平衡常數計算,整張試卷計算量不大,創新題較多”。這是鄂南高中高三(3)班鄧同學見到我的第一句話。
“化學不太難,最讓人擔心的大題,沒有有機化合物就少了很多計算,同分異構體也沒有,總體來說沒啥偏題、怪題,但是有兩個空答的心里沒底。”接著幾個同學圍著我紛紛發表對今年湖北化學題目的看法,同學們都發揮得還不錯。
2022年高考已落下帷幕。目前湖北省高考化學試題還未公布,但和學生交流,整體感覺今年試題比2021年的難度有所下降。試卷結構沿用了2021年湖北新高考化學試卷結構:15道選擇題和四道大題。試題素材來源廣泛,有的涉及熱點的冬奧題材,有涉及科技前沿的化學研究成果。試題利用這些新情境,考查的始終是高中化學學科的主干知識和核心內容。比如物質結構和元素周期表、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氧化還原、電化學、蓋斯定律、實驗基本操作和實驗設計評價等。試題在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注重考查學生知識的應用能力、信息加工處理能力以及思維的靈活性。
復習備考建議:
一是依標據本重基礎。
依標:從這兩年湖北高考題看,絕大多數的題目都在《高中化學新課程標準》界定的要求之內,特別是在一輪復習的時候,一定要全面的覆蓋新課標要求的全部知識點,扎實的對照新課標進行復習從而做到有的放矢。
據本:高考命題并非無跡可尋,研讀歷年試卷不難發現試題往往源自教材,熟悉教材上重要的知識點,在一輪復習的過程中,在老師的帶領下好好的回顧重溫教材,對有效的消除知識盲區有很大的幫助。
重基礎:2017年,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姜鋼提出了“一體四層四翼”的高考評價體系,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是里面最基礎的兩層,在今年和往后幾年的高考命題中都會有明顯的體現,所以抓住基礎就是抓住化學的命脈。
二是多練多想多總結。
多練:高三全年的學習中,練習是復習的一個重要環節,練習是檢驗學習效果的最好的標準。一般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有針對性的練習,能有效地提升做題的準確率和速率。
多想:通過近年的高考分析不難發現,高考對于記憶的要求逐漸淡化,更多的強調要求學生能夠在新情境下綜合利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處理復雜任務的能力,這就需要在思維的碰撞過程中,反思、理解、整理,進而內化為自身的學科素養。
多總結: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把學習到的知識歸納總結好。特別是高考常見的考法、經典的題型,每一種類型的解題技巧,善于通過整理平時做錯的每一道題,形成錯題集,經常性的回看,減少再次出錯的概率。
三是夯實學科基礎,提高科學素養
平時教學應切實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重視知識的理解和遷移應用能力的培養。教學中始終明確一個宗旨,以教材為本,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向,立足課堂,穩打穩扎,特別要注重實驗的教學復習,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化學學科素養。
(注:試題來源于多名考生陳述)
生物????從“解題”到“解決問題”
鄂南高中高三生物備課組 馬紅星 吳玲秀
2022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生物學試題(以下簡稱“試題”)遵循《高考評價體系》要求,以多元化的生物學情境為載體,從“核心價值、學科素養、關鍵能力、必備知識”等四個層面落實了“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的高考核心功能,達到了“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的高考評價要求。
今年的生物學試題注重引導學生樹立積極正確的價值觀念,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熱點、關注他人,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踐行健康生活理念,培養生命觀念。2020年爆發的全球新冠肺炎,讓人們再次認識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試題以“器官移植”“21-三體綜合征”“新冠病毒”等為考查載體,多角度引導學生踐行健康生活理念,并利用物質與能量觀、穩態與平衡觀、結構與功能觀等生命觀念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樹立科學勞動觀,促進全面發展。勞動精神是核心價值觀培養的重要內容。試題提出“如何培育玉米新品種”“如何增加棉花產量”等問題,引導學生用科學知識解決實際生產問題;通過“果酒、葡萄酒、白酒釀造”實例,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也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生產智慧。
培育和諧生態觀,承擔社會責任。“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試題以“長江禁漁計劃”“生態系統能量流動關系”等為背景,引導學生認識到生物學在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等方面有重要貢獻,并用生態學知識來解決生態問題,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中國高考評價體系是國家教育部用于指導高考內容改革和命題工作的評價體系,通過解決“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問題,從高考層面對“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給出了回答。試題依托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強化素養導向,加強學科基礎和關鍵能力的考查,服務國家選拔人才和引導高中生物教學。
強調基礎性和綜合性,考查必備知識。高考要發揮“以考促教、以考促學”的引導功能,試題中設置了多個必備知識的考點,比如水的功能、動物細胞培養的條件、能量傳遞效率的計算、“9:3:3:1”的變式等,引導學生回歸教材,深化生物學基礎知識的學習。
創新情境載體,考查核心素養。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突出對創新思維的培養,試題設計“血紅蛋白在不同條件下的轉化”“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使用效果”“抑制劑抑制水通道蛋白的活性”等新情境,要求學生提取新信息結合已有知識作出判斷,著重考查學生的理性思維。
強調學以致用,考查關鍵能力。關鍵能力是學生高質量地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所具備的能力。試題從多角度引導學生從“解題”向“解決問題”轉變,比如提出了“探究胃液分泌方式”“如何選擇限制酶”“判斷葉綠素突變體的變異類型”等問題,著重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驗探究能力。
復習備考建議:
一是明確復習方向,深悟高考要求與內容。
建議2023屆考生跟著老師一起研究高考評價體系、課程標準,明確復習方向。高考評價體系是高考命題的“風向標”,高考試題必須依托評價體系;生物學課程標準則明確了學科核心素養和課程內容,保證復習內容、深度、廣度不偏不倚,明確復習目標,提高復習效率。
二是回歸教材,夯實基礎,構建知識網絡。
高考考查的必備知識都來源于教材,核心素養的落地也要以必備知識為依托。吃透教材,不僅可以落實基礎知識,還可以學習科學探究方法及科學思維。高考題往往綜合性強,因此在高三的復習備考過程中,要以點到線再到面構建完整的知識網絡,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
三是精做歷年真題,形成答題模板,突破語言表述難點。
歷年真題都是經過專家層層研究審核的高質量試題,同學們挑選適合我省高考的試題,精心研究,摸清高考出題方向,要特別注意文字表述題,答案寫到什么程度是完整的、明了的,最后歸納出關于“實驗思路”“原因是”“理由是”“判斷依據是”等長句表述題型的答題模板,突破語言表述類題型難點。
(注:試題來源于多名考生陳述)
本組策劃:查生輝 甘青
組 稿:查生輝 甘青
編輯:何珊
上一篇:
內向孩子如何交朋友?
下一篇:
試卷怎么看 學生怎么辦(1)
文公朱熹淳熙年間回婺源主持修譜時,為了有別于其他朱姓,把以茶院府君古僚為一世祖的本族定為婺源茶院朱氏,而在茶院府君的...
文公朱熹淳熙年間回婺源主持修譜時,為了有別于其他朱姓,把以茶院府君古僚為一世祖的本族定為婺源茶院朱氏,而在茶院府君的...
咸寧市溫泉高級中學于2000年由市人民政府、市教育局批準成立,是面向全市招生、獨立辦學的市直公辦普通高中。為適應我校教育...
作為插花扶貧縣, 2018年底,嘉魚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那一年,因家大口闊而被評為貧困戶的程賢功,通過仔細考察、...
城發集團對照整改清單,聚焦薄弱環節攻堅? ? ? ? 2020年是我市國家衛生城市第二輪復審年,為做好本次的復審迎檢工作,咸...
提升環境衛生保障能力持續改善城區市容市貌根據市政府關于印發《咸寧市國家衛生城市第二輪復審迎檢工作方案的通知》,市環衛...
市商務局開展“固衛”工作專項督查行動8月24日上午,咸寧市商務局“固衛”工作專班工作人員在華信農批市場開展“固衛”工作專...
做實做細靠督導“創文固衛”見成效? ? ? ? ? ? ? ? ?為推進“創文固衛”工作有效落實,確保工作有序開展,根據《咸...
疫中值更讀春暖花開兼致海子周春泉海子兄,真的面朝大海春天就會暖和起來么此時
? ? ?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6日電(記者宋宇晟)從幾年前的《瑯琊榜》到去年的《慶余年》,再到今年關于網絡文學作品版權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