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冬天、最嚴重降雪”“2008年以來的最冷一年”“這一切都與拉尼娜有關”……最近多個小視頻和帖子在微博、微信、朋友圈、論壇等廣為流傳,而且言之鑿鑿。昨日,氣象專家指出,這些不過是精心剪輯的謠言。由于國慶假期降溫劇烈,這些謠言又帶有極大的迷惑性,讓很多人信以為真。
那么,國慶長假期間的降溫劇烈究竟是何原因?正在發展中的拉尼娜是幕后推手嗎?拉尼娜的出現和維持會讓今冬異常寒冷嗎?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研究員袁媛就這些問題進行了解答。
國慶長假期間為何降溫劇烈?
國慶假期一股強冷空氣席卷中東部地區,從內蒙古中西部經長江中游一路貫穿我國南方地區。受其影響力,東北、華北等地最低溫度跌破冰點,河南、四川、甘肅、內蒙古、吉林、黑龍江等地多個景區早早“解鎖”冬景模式。
那么多地的降雪是否登場過早?降溫來得如此猛烈,正常嗎?袁媛指出,實際上,10月上旬我國北方地區特別是其中典型代表內蒙古和東北地區,氣溫降至冰點、出現降雪實屬正常。從氣候態(30年間的氣候平均值)數據看,我國北方地區9月中下旬就開始出現初霜凍,條件就是地面最低氣溫降至冰點。
進入10月后,北方及中東部大部分地區雖然氣溫較常年偏低,但這個季節也該到冷的時候了,突破冰點,出現初霜凍、降雪等,也屬按期登場。
國慶長假期間突如其來的降溫讓人感受強烈,從而讓謠言越傳越廣。謠言短片中還振振有詞,說這一切都是拉尼娜引發的。但實際上,此次降溫過程是天氣過程,主要是受到大尺度大氣環流異常的影響,這一天氣現象與拉尼娜并沒有必然的聯系。
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意味著什么?
袁媛表示,拉尼娜狀態(事件)指的是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表面溫度與常年同期相比出現大范圍偏冷,并且強度和持續時間達到一定條件的現象。
根據監測,8月份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已經進入了拉尼娜狀態。根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秋季會繼續維持拉尼娜狀態,預計到今年冬季會達到峰值,也就是到今年冬季會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
拉尼娜的出現,常常與整體“更冷的冬天”連在一起。2000年以來發生了5次拉尼娜事件,從5次拉尼娜事件的狀況而言,冬季內蒙古東部、東北地區、華北部分地區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偏低1℃~2℃,部分地區偏低2℃以上。
今年會迎來一個偏冷的冬天嗎?
袁媛強調,一般而言,在多數拉尼娜事件盛期的冬季,歐亞中高緯大氣環流經向度可能加大,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比常年更加頻繁,我國中東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的概率較大。
但是,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每次拉尼娜事件的影響其實不盡相同,不是每個拉尼娜年的冬季我國平均氣溫都偏低。而且,在全球變暖的氣候背景下,影響我國冬季氣候的因素更加復雜,北極海冰融化、歐亞積雪變化等因素都會影響東亞冬季風環流的變率,進而影響我國冬季的氣候異常。
所以,今年冬天會偏冷還是偏暖,需要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綜合研判。
編輯:胡慧娟
上一篇:
怎樣讓高血壓降下來?
下一篇:
中秋國慶同一天本世紀僅4次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胡蔓通訊員張夢婷劉志俊暖暖的,很舒服,這是許多人對“暖寶寶”的感受。接觸70攝氏度超過1分鐘就會低溫燙傷...
近日,位于祁連山西部的甘肅省酒泉市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哈爾騰草原迎來降雪。
疫苗接種工作有條不紊進行之時,網上卻傳出一些有關新冠疫苗的傳言:打完新冠疫苗就能摘口罩、過敏體質不能打新冠疫苗、新冠...
綜合《北京日報》《人民日報》報道目前,我國新冠疫情防控形勢向好,很多人誤以為不用打疫苗了。打完新冠疫苗就能摘口罩了…...
針對微信群和朋友圈出現的各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傳言, 26日專家解讀這些均屬謠言,希望大家不信謠、不傳謠。...
“注意了,吃這些會致癌”“這個竅門能治百病”“快把這些轉給親友”……智能手機普及的浪潮之下,不少“銀發族”正成為網絡...
針對網傳武漢病毒研究所女研究生黃燕玲是新冠肺炎的“零號病人”的情況,今日,該所發布聲明稱:此為謠言。在傳染病的發生發展...
低溫可凍死新冠病毒……近日,在山東曲阜舉行的2020中國網絡誠信大會上,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對這些謠言的辟除入選“2020...
針對網上流傳的一則“城管搶蔬菜”視頻,經過武昌區委、區政府調查,已證實是謠言。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怎樣避免恐慌、破除謠言,做好對市民的信息溝通和引導?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感染病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