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陽縣東北角北邊,與赤壁交界的地方,有一個自然村灣,名叫板坑村。沿著路口鎮(zhèn)往金沙避暑山莊的盤山公路往上走,上了金沙嶺再過金沙坪,再過歇腳山,再過望斷崖,再爬上石盤山,遠遠望見一石橫出,上面三個大字“板坑村”。
站在高處遠眺板坑村,只見山巒疊嶂,郁郁蔥蔥,一條河流穿村、蜿蜒而過,兩百多戶人家散落在河流的附近,民宅參差,裊裊炊煙;此情此景恰是絕好的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田園風(fēng)光圖。
這里有滿眼的綠,蔥蘢的竹海,化在空氣里,活潑潑地流過每一寸的肌膚。閃進閃出,吸吮著潔凈的空氣,像是被愛人的手撫摩著頭發(fā),滿心的溫暖。 山是綠的,水是綠的,那空氣,也一定是綠的了。就連村民們的心,也被染綠了。
泉水是板坑村的特色。無論金沙哪里缺水,板坑村永遠是綠波蕩漾。水從上游的大樹林村灣的猴王洞流出,叮當(dāng)不絕。這里的村民的皮膚也被水滋養(yǎng),每一個人都白里透紅。特別是青蔥的小姑娘們,更是集合了泉水的精魂所在,靈秀無比。
水也給當(dāng)?shù)氐拇迕駧砹素敻弧S浀眯r候,就聽祖輩們用羨慕的口氣說著板坑村,“上天要給飯吃”。該村依靠楠竹和水,造紙業(yè)曾興盛一時,火紙遠銷周邊江西、湖南、武漢等地。
而今,這批先富起來的人,許多已經(jīng)將家遷出了這里。而其他的人,則只能選擇出外打工,謀取生計。剩下來的老人跟小孩,靜靜地守在這座山村里。
也許,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歲月風(fēng)霜的小山村,也在等待著外來的力量,打破這無處不在的靜謐,給她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 (記者 趙曉麗)
編輯: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