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久久久_美女网站黄页_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_91精品国产高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文娛 >> 正文

鏡頭內外是桂鄉 攝影家詹文峰12年聚焦《鄉情——桂花人家》終“成像”

來源:咸寧網 時間:2023-12-14 10:27

■記者:劉玉關

再見詹文峰,又一部佳作!

10年前的2013年,一部《鄉音——今天演出》揭開了湖北崇陽民間提琴戲班的古和今;

10年后的2023年,一部《鄉情——桂花人家》打開了湖北咸安鄉村桂花人家的情與愛。

詹文峰,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曾榮獲咸寧市首屆“香城泉都”文藝獎,其20余組攝影作品獲得國際、全國、省級以上各類攝影獎項。2023年11月,詹文峰帶著《鄉情——桂花人家》組照 亮相中國第十屆麗水攝影節,受到主辦方和參觀者的一致好評!

昨日,記者再次走近詹文峰,只為探尋《鄉情——桂花人家》出版幕后的桂花情,桂花事、桂花魂!

桂花情:“全國五個第一”的高度

2300多年前,屈原途經咸寧寫下“奠桂酒兮椒漿”“沛吾乘兮桂舟”的美麗詩句時,誰會想到這一縷香順著時光的河流延續到現在?       “咸寧”和“桂花”,彼此滋養,互相潤澤,終究演繹出一座城和一枝花的千年佳話——“中國桂花之鄉”,全國唯一城市獲此殊榮!

桂,生在城中任一角落,長在市民的心坎之上。 詹文峰雖然不是咸寧人,但在咸寧工作生活20余年的時光里,讓他在2013年完成了《鄉音》之后,很快就錨定下一步作品的主角——千年桂鄉的桂!

其實,作為攝影愛好者的詹文峰,鏡頭早在20余年前就涉獵桂花,但那時只是每年在桂花盛開之時,會與友人一同去捕捉桂花收獲的瞬間。可隨著拍攝次數增多,詹文峰心底的“桂花情”也愈衍愈濃。

當《鄉音》出版后,詹文峰查找以前鄉村采風影像,發現有大量打桂花的照片,早在2011年前后,陸續前往咸安區桂花鎮,尋找當地最原生態的桂花樹林,拍攝他們采集新鮮桂花的過程。于是,他的“桂花情”完全濃烈開來,孕育《鄉情——桂花人家》作品的想法由此開始。

千年桂鄉,如何更好的詮釋和展現新時代的“桂”呢?詹文峰開始閱讀各種書籍、文獻、史料等,深度研究了千年桂鄉的前世今生,并全面地掌握了咸寧桂花現狀——2300余株的百年古桂樹,40個地方特色品種、8萬畝的種桂面積,50萬公斤的鮮花產量、全國專家認證的鮮花質量……“全國五個第一”的桂冠,徹底激發詹文峰的探知欲,并全面深入到桂花鎮各村組,走村入戶,用田野調查方式,開始記錄他們與樹為伴、與苗為伍、與花為樂的生活和人生。

之前,每年9月,主要關注桂花收獲。從此,一年四季,全面走訪桂花人家。烈日下、風雪中,詹文峰帶著相機就走進桂花人家的故事中!每走訪一戶,他就為每一戶在他家桂林下拍攝一組照,再洗印一張照片贈送給對方,感謝他們分享故事。

奔走著、拍攝著、記錄著……十余個寒來暑往,他的攝影鏡頭里已裝載百戶人家,他的田野調查已記錄百家故事。于是,詹文峰的“桂花”致力于創作主題的開掘、表現角度的調整,實現了從風物攝影到紀實攝影的跨越。

桂花事:“百戶桂花人家”的寬度

腳步丈量出寬度,奔波耕耘出厚度,思考沉淀出高度。《鄉情》也有了四個部分:收獲、人家、苗圃、童謠——用圖文并茂形式,深度詮釋和展現新時代“桂”之下的“人”和“家”,“情”和“愛”,“史”和“今”。

“拍攝記錄《鄉情》還一個深層次的思考。獨特優秀的農作物品種,是人類歷經千百年來生產實踐而培育的核心技術,更是人類農業文明的重要載體。桂花人對古桂保養,對桂花的采存,對苗圃培育等等有著獨特的方式和方法,全過程對自然環境有效保護,充分體現對賴以生存土地的珍惜。”詹文峰介紹,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隨著新培育農作物品種的普及,眾多具有地域特色傳統農作物正面臨著迅速滅絕的危機,正如信息技術帶來的全球文化趨同一樣,雜交技術、轉基因技術的普及也造成農作物品種趨同和單一化,失去物種的多樣性和文化的豐富性,潛藏著巨大的物種危機和文化危機。

為全面還原千年桂鄉,詹文峰把自己置身于“桂花人家”,盯得緊、跑得勤,長時間與農戶吃與住、勞與耕、深與思,還邀請朋友陳經艾陪著跑遍各村各組,又當翻譯又錄制視頻。慢慢地,“桂花人家”成了詹文峰的創作情感的歸屬之地,并與當地村民建立了深厚感情。看,桂花鎮柏墩村何正順老人家,與詹文峰已成忘年之交。何正順家做了好吃的土特產,特意到溫泉送給詹文峰;詹文峰隔三差五帶些水果和生活用品送到何正順家。

桂花人有冷暖溫情,桂花事亦飽滿豐盈。將密封扦插快繁技術引進到咸寧的苗圃開發者韓紅、把桂花苗木賣到全國各地的開拓市場者何勝利、家有近400畝桂花苗木基地的子承父業者何龍、家有咸寧金桂樹齡最長的鄉村教師韓學進……每一個故事的背后,都是詹文峰對桂花之鄉的熱愛,對桂花人家的深情,對桂花文化的崇尚。

有了故事的紀實攝影,讓桂花事有了棱角,有了苦樂,有了韻味,有了張力,有了讓人欲罷不能的關注欲和暢快淋漓的探索欲。這就是詹文峰鏡頭呈現的獨特魅力,帶給讀者的是最生態的桂、最生動的事和最真實的情!

桂花魂:“千年桂鄉傳承”的厚度

桂子花開,是秋天的寶物,是四季的精靈,也是咸寧的精魂,聞著心曠神怡,看著儀態萬千,讀著芬芳千年。詹文峰在數萬張照片中經過二十余輪精挑和取舍,留在《鄉情》中的百余張攝影作品,不只是簡單的風光畫景,不只是平凡的風物紀實,而是桂文化之精髓,桂文化之魂魄,是千年桂鄉傳承的桂花精神!

民間傳說,咸寧桂花來自月宮,一說是吳剛伐桂時桂花樹枝掉在咸寧落地生根,一說是嫦娥將桂花種子撒播在咸寧掛榜山。因此,民間把嫦娥視為桂花花神,流傳著守月華、祭月神的習俗,咸寧由此成為“中國嫦娥文化之鄉”。攀桂、折桂、蟾宮折桂等典故,在咸寧也有地方性詮釋。咸寧人把宋代連中三元的馮京當作折桂奪冠的楷模,每當子女入學升學,父母要帶著他們栽種一株桂花樹,期望其金榜題名。

千年桂鄉的桂,不再是簡單一樹一花,而是社會經濟活動的產物,是城市進程中沉淀的人文精神。因此,詹文峰《鄉情》里解答了桂花為什么在咸寧成長千年!那是清代康熙年間將縣衙的會客廳命名為“桂花堂”,是官員的風雅之舉激起了民間植桂的熱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咸寧曾掀起四次桂花栽植高潮……在城市歷史進程中,花農與桂花有著深深的不解之緣、難舍之情。

現就職于溫泉城區一公司的“零零后”的何薇畢,10年前在桂樹下陪著爸爸媽媽打桂花,10年后選擇繼續陪伴爸爸媽媽打桂花;桂花鎮鳴水泉村陳愛云是網絡達人,通過一部手機一年將100萬余株苗圃銷往全國各地;鄉村醫生雷應佳曾兩次走進北京人民大會堂,卻堅稱藥用價值俱佳的桂花樹全身是寶……在詹文峰的《鄉情》中,“人”有了“桂”之精髓——低調樸實,“桂”有了“人”的精神——默默奉獻!于是,桂花人家,總是任勞任怨地建設城市;桂花飄香,香飄千年聚焦了世界目光。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在12年的時間,詹文峰通過對咸寧桂花和花農的沉浸式觀察、跟蹤式拍攝、對比式呈現,刷新了創作手法,擴寬了藝術風格,將桂花人家的精神傳承在一字一句中,傳播在一畫一境上,傳遞在一鄉一情里,讓攝影藝術實現了一次全新的提質飛躍,讓千年桂鄉擁有了一部非凡的文化瑰寶!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賽罕塔拉的早晨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