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蒲圻石城已有400多年的歷史,為稀有的青石壘筑而成。1989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并樹立了文物保護石碑。
據(jù)考證:蒲圻石城墻始建于1575年,城墻全部用青色條石砌就,高5.7米,厚5.3米,石城墻周長2334米,石城墻上磚堞高2米,建有六座城門。城內(nèi)地勢南高北低,陸水河繞城南、東、北三面,成為天然護城河。
歷史上共有6次修建石城墻記載,分別是1610年(明萬歷三十八年);1630年(明崇禎三年),知縣林增志用四個月時間,命人將北門城墻用長條石砌成,抵擋了水患;1670年(清康熙十年)和1726年(清雍正四年)補修蒲圻城;1738年(清乾隆三年),知縣永保重修蒲圻縣城,1793年(清乾隆五十八年)知縣主持將土城更修為條石城,歷經(jīng)四個寒暑,于嘉慶二年竣工。
相關(guān)資料顯示,蒲圻石城是全國著名的三大石城之一。如今還存有“聚奎”、“迎薰”、“通匯”、“拱極”4座城門和絕大部分城墻,建筑風格迥異。它由清一色方形條石砌壘,嚴絲合縫,門拱采用三合土、糯米、石灰澆鑄而成,經(jīng)千年風霜雨雪侵蝕,歷代戰(zhàn)亂刀砍炮轟,仍能巍然屹立,遺存至今。
2003年,赤壁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貫徹落實《關(guān)于對蒲圻石城實施修復保護的決定(草案)》順應民心。目前,呈現(xiàn)在人們眼前的是峨石寶塔、蒲圻民俗街、蒲圻石城、進士坊、青泉公園等一連串的旅游景觀,匯聚古今中外的多元文化讓人們大飽眼福。人們生活在青山綠水,漁帆塔影,紅日朝霞之中,享受著古城人家,鳥戲藍天的江南美景,別有一番詩情畫意。
如果說歷史的重演憑借戲、歌、舞,那么記錄歷史的真實是文物、古跡、遺址。讓游人走近赤壁,憑吊三國歷史古戰(zhàn)場,游覽婀娜多姿的陸水湖,沐浴柔潤神奇的溫泉,遙想璀璨千秋的石城文化,沉思于赤壁的永恒豐姿之中,似經(jīng)歷,似蕩漾,似神馳…… (羅小民)
編輯:Administrator
鐵海坡是原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在汀泗橋戰(zhàn)役的前沿陣地,它位于咸安區(qū)汀泗橋鎮(zhèn)汀泗橋火車站北約500米的京廣鐵路西側(cè),與汀泗河對...
小時候,我老家通城縣石南鄉(xiāng)下的祖父家中,擺著一尊木雕的神像。我偶爾從祖父的口中得知,這尊神像叫伏波將軍,后來我在某個...
“一腳踏三省”,位于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石牛寨鎮(zhèn)積谷村、湖北省咸寧市通城縣黃龍山林場坪等分場、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白嶺鎮(zhèn)...
每個國人心里或許都有一處桃花源,在這里,漁樵耕讀、且歌且吟,時光停滯千年。但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說,這只是終南山隱士的生...
因河命名的橋,在咸寧有幾處,其一就是咸安區(qū)浮山辦事處龍?zhí)洞逡螨執(zhí)逗用凝執(zhí)稑颉? 淦河、大橋河與溝崽口溪交匯后3千...
在嘉魚縣城西南高鐵嶺鎮(zhèn)與官橋鎮(zhèn)交界處有一座山,名叫大崖山。東嶠有個山洞,或傳為古人徙居之所,今衍為“仙人洞”。 明...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贛邊區(qū)人民,在茶葉生產(chǎn)、交換、分配、消費實踐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葉方言。它們記載著茶...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贛邊區(qū)人民,在茶葉生產(chǎn)、交換、分配、消費實踐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葉方言。它們記載著...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贛邊區(qū)人民,在茶葉生產(chǎn)、交換、分配、消費實踐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葉方言。它們記載著...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贛邊區(qū)人民,在茶葉生產(chǎn)、交換、分配、消費實踐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葉方言。它們記載著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