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久久久_美女网站黄页_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_91精品国产高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文化 >> 文娛動態 >> 正文

文化在木料上跳舞

來源:咸寧網 時間:2020-01-15 09:12

木雕是工藝雕刻的一個種類,是從木工中分離出來的一個工種,稱為“精細木工”。

近日,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布 41個縣 (市、區)和鄉 (鎮)為2018-2020年度“湖北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通山縣通羊鎮木雕進入名單,我市的民間藝術擁有了更靚麗的名片。

工藝源遠流長

近日,記者來到通山南林橋鎮市民郭繼業的木雕作坊。作坊的室內空地上,隨處可見堆積的木料,許多戶外空地成了工匠們零零落落的“陽光工作室”。“是不是感覺很雜亂?”郭繼業笑著說。

采訪中,郭繼業把記者引到了展覽室。進入有些低矮的木樓,記者立即被眼前的木雕世界驚呆了。整個展覽室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收藏品(樣品)展示區,一個是雕塑品展示區。在收藏品展示區,記者看到,所有的木雕作品均是展現農耕生活的物件,比如犁耙、扁擔、風車、木箱、谷桶等。在雕塑品展示區,全部是神話傳說作品,如嫦娥奔月、孫悟空摘桃、后羿射日系列。此外,還有一些民俗木雕工藝品,如扭秧歌、敲鑼打鼓、元宵花燈等。

郭繼業告訴記者,作坊內現在有近50件木雕工藝品,均由包括他在內的4名工匠們雕刻完成的。

通山人杰地靈,歷來能工巧匠輩出,通山木雕歷史悠久,是中國民間木雕主要流派之一,以浮雕為主,雕刻技藝精湛,文化寓意豐富,不僅有“吉慶有余”、“五谷豐登”、“平安如意”、“松鶴延年”等吉祥圖案,還包括“文王訪賢”、“三顧茅廬”、“竹林七賢”、“柳毅傳書”、“太白醉酒”、“黛玉葬花”等文化故事,被譽為 “立體的畫、無聲的詩”。

通山境內高山林立,森林密布,盛產樟、楊、梨、棗、梓、椿等木材,為木雕提供了豐富的自然資源。通山木雕用材取自當地,在雕刻技法上以浮雕為主,利用材料本身紋理色彩的處理手段構成獨特的技藝體系;構圖飽滿大氣、層次豐富細膩、圖像寫實傳神、做工精雕細刻、格調清秀淡雅。作品包含木制古建筑及建筑裝飾木雕、木雕家具和日常用品裝飾木雕、陳設欣賞裝飾木雕、宗教和喪葬用品木雕等。

2011年,通山木雕入選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4年,通山因木雕獲湖北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同年12月,通山木雕被國務院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技藝傳承不息

通山非遺保護中心,早已根據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項目,舉辦了通山木雕培訓班,由專人帶領負責。

附近中小學的孩子們也來到了培訓班,感受木雕傳統文化。雕、刻、鑿、刮,工作人員們嫻熟的動作讓孩子們再次驚嘆。“你看,那個大姐姐一會兒就鑿出了一條線,刻好了一個輪廓。”在帶隊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也稍稍上手嘗試了下。“看似簡單的圖案,刻刀工具就用了六七種,刻上一會兒手就會發酸。”通羊二小的郭彥怡說,“這些專業的大人們每天要在這里雕刻至少四小時,花幾個月時間來完成一件作品,真是佩服。”

記者看到,在木雕培訓班,擺放著各種各樣的木雕成品:有建筑雕刻,如龍鳳木柱、雕飾門楣、屋椽、窗格、欄桿等,呈現出古樸典雅、富麗華貴的格調;有家具雕刻,如雕花床、臉盆架、穿衣櫥、嫁椅等,作品形象生動,實用而美觀;有工藝品雕刻,如人物、九環刀、月牙鏟、飛禽走獸等,件件精雕細刻,形態惟妙惟肖……每一樣物件都滲透著歲月的痕跡,每一件作品都講述著傳承的故事。

近年來,通山縣圍繞打造“通山木雕”品牌,發掘整理木雕技藝,建設傳承基地,加大人才培訓,將通山木雕納入縣職教中心專業課程,每年培育傳承人近百人,木雕產業初具規模,全縣已發展木雕廠60余家,木雕手工藝人2000余人,年創造產值近億元。涌現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熊應華、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葉瑞祥和新生代技藝傳承人成希等工藝大師。

通山木雕先后赴俄羅斯、新西蘭、韓國宣傳展示,參加“成都國際非遺展”、“長江非遺大展”和“湘鄂贛皖四省聯展”,極大地提升了通山木雕的知名度。

品牌煥發活力

手工木雕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與熏陶,相關專家介紹,通山這種以平面浮雕為主的技法,充分利用雕材本身紋理色彩,渾然天成中加以后期雕飾,形成了獨特的技藝體系,是研究中國傳統建筑藝術和木雕藝術的補充和完善。

由于現代新型建筑行業的興起、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人們生活習慣與價值取向的改變,通山木雕也面臨著后繼乏人的窘境,急需搶救和保護。

而現今,通山本土手工木雕工作者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將老祖宗留下的手工木雕傳統技藝發揚光大。大家也開啟了抱團合作模式,充分利用自己的銷售經驗,互幫互助,通過電子商務的渠道,推廣銷售木雕工藝品,產品遠銷本土及省外多個地區。

這些成績也極大提升了大家的信心。近幾年,在縣委縣政府、縣文化和旅游局等相關單位的鼓勵引導下,通山木雕作品多次參加咸寧及其他省市舉辦的商品博覽會、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等,作品獲得多項榮譽,從而使通山木雕積累了一定的人氣。

木雕不是孤立的手工作品,而是有溫度的文化符號。只有努力挖掘本土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精髓,從深厚的故土積淀中汲取營養,用雕刻作品激活香城泉都的鄉土文化,才能讓城市記憶得到重生。

“木雕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人們審美需求日益豐富的今天,需要不斷探索如何讓通山木雕‘活過來’‘火起來’。”通山縣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說,如今,通山走上了“政府牽頭、協會搭臺、作坊唱戲”的發展模式,民間藝人致力于將木雕打造建設成集加工銷售、技藝傳承、文化創意、民俗旅游于一體的綜合產業,讓木雕在一代代匠人的傳承與創新中重煥活力。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希子 通訊員 徐世聰)


編輯:hefan

上一篇: 湖北科技學院舉辦鄂南非遺晚會
下一篇: 首屆方志敏文學獎頒獎典禮舉行 咸寧市作家陳敬黎獲獎

相關新聞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