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邁入公元2020年,歷史寫下驚心動魄的又一篇章。
中國,正全力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此時,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球。
中國怎么做?世界怎么辦?
毫不畏懼、絕不遲疑。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異常艱巨的戰“疫”使命扛在肩上。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
“只要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我們就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近日,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了報告文學作品《力量》,向英雄的億萬中國人民致敬。
《力量》這部紀實文學作品,是一部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實錄,由陳聰、屈婷傾力撰寫,旨在通過全景式描繪全民抗疫,深入呈現中國人民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從疫情暴發開始,醫護人員集結出征、英勇赴戰,在抗疫一線救死扶傷;科研工作者沖在一線,爭分奪秒研發藥品和疫苗;公安干警沖鋒在前、守護在醫護人員和人民群眾的身邊;外賣小哥馬不停蹄,為前線醫護人員送餐,用真情傳遞真愛;志愿者大愛無言,用暖心行動守護著家鄉……從湖北到全國,14億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凝聚起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中國不僅有效遏制了國內的疫情擴散,而且為全世界抗擊疫情爭取了時間,積累了經驗,提供了幫助。
作者陳聰、屈婷都是新華社資深記者,其中陳聰更是深具影響力的報告文學作家,作品《種子鐘揚》《心有大我、至誠報國——黃大年》出版后均引起強烈反響,連續兩年獲得“年度中國好書”“年度中國30本好書”榮譽。《力量》是其最新作品,是他與深耕科技、醫衛報道的屈婷共同撰寫的。兩位新華社記者進行了大量一線調研,并走訪了諸多權威部門、權威人士,以親歷者視角來呈現中國抗疫的諸多歷史性瞬間與關鍵抉擇。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全世界而言是一次嚴重危機和嚴峻考驗。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14億中國人民作出歷史性抉擇:以“生命至上”凝聚萬眾一心,以舉國之力對決重大疫情,以“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克時艱。在抗擊疫情最前線,億萬國人的善舉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仍舊昂然屹立于世界的東方,因為任何艱難困苦都打不倒英雄的、偉大的中華民族。
爭分奪秒的背后,是振奮人心的抗疫成果——4月26日,湖北省已實現新冠肺炎在院患者“清零”。4月30日零時起,北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從一級調整至二級;5月2日零時起,湖北省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中國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勢頭,用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了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而同時,其他一些國家的疫情還在不斷擴散蔓延,確診病例數和死亡人數每天刷新、不斷攀升,形成了鮮明的反差。中國抗疫的偉大實踐令全世界矚目,為世界各國進行抗疫提供了信心、啟示和寶貴經驗。
本書的獨特之處在于,在生動記述全民抗疫的生死時刻與感人瞬間之外,更深刻闡釋了中國抗疫取得決定性成果的原因。回望來路,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們黨帶領人民戰洪水、防非典、抗地震、控疫情,實踐反復印證著一個結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顯著優越性,是中華民族攻堅克難、邁向復興的根本保障。
14億中華兒女凝聚成了抗擊疫情的中國力量。本書就是以 “力量”為題,緊緊圍繞戰疫中的一個個歷史性時刻,深入展現中國戰疫的硬核力量:中國人民的力量、中國共產黨的力量、中國制度的力量。
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曾這樣評價中國抗疫:“中方行動速度之快、規模之大,世所罕見,展現出中國速度、中國規模、中國效率。”相關專家表示,本書講述中國抗疫故事,強調真實性、可感性、生動性,使讀者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駕馭復雜局面、應對風險挑戰的強大能力。正是在黨的果斷決策和堅強領導下,形成了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疫情防控的戰略格局,億萬中國人民凝聚成了齊心戰“疫”的硬核力量,使得抗疫成為一場全民戰爭。
在疫情全球肆虐、國際形勢日趨復雜的今天,《力量》這部作品聚焦中國抗疫的實際,全面、深入、生動反映中國抗疫故事,有力回答了“中國為什么能”,有利于我們更清晰、更正確、更客觀地看待我們的國家,堪稱提升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優秀讀本。
先讀為快:
流行病學上有一個經典表述——冰山現象(Iceberg phenomenon),指的是在人群中,能發現的某種疾病或健康問題的典型患者僅占該病或健康問題所有形式的很少一部分,有如海水中的冰山,大部分淹沒在水面以下。
從2019年年底(或許更早)肇始并迅疾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也不例外。這不是人類第一次和冠狀病毒交手,這種有著顯眼“王冠”結構的病毒對人類來說是一種極為狡猾的“宿敵”——不按常理出牌,不安分守己,飄忽不定,捉摸不透。只要人類稍有不慎,這種病毒在短時間內就可能引起疾病的大規模暴發。
就在其他國家尚未對這種病毒及疑似患者給予足夠關注時,中國這艘乘風破浪的巨輪遽然調速,全力迎戰新冠病毒。
從疫情在武漢暴發開始,醫護人員集結出征、英勇赴戰,在抗疫一線日夜奮戰、救死扶傷;科研工作者沖在一線,爭分奪秒研發藥品和疫苗;公安干警沖鋒在前,守護在醫護人員和人民群眾的身邊;外賣小哥馬不停蹄,為前線醫護人員送餐,用真情傳遞真愛;志愿者大愛無言,用暖心行動守護著家鄉……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從湖北到全國,14 億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凝聚起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
在這本書中定格的,就是承載著億萬中國人民抗擊疫情力量的“中國巨輪”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一個個生死時刻與感人瞬間。
…… ……
在面對困難時,我們依然能夠不懼挑戰、敢于應對,一個個體的人生路途、一個國家的偉大征程,不就在這樣一撇一捺地書寫著嗎?
“疫情當前,身處各個行業的普通人,目前可以為祖國做些什么?”——在問答社區知乎上,這個帖子火了。這個問題得到數千個回答,其中一個高贊答案是:不退。
不退,是我們的答案。因為我們相信,一個人的眼睛是什么樣的,他的世界就是什么樣的。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正如魯迅所說,不必等候炬火。有一分熱,發一分光——這個世界,正因有了我們每一個個體的存在,而變得更加溫暖。
(咸寧日報綜合)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齊聚影城??在杭通城人包場《八佰》
下一篇:
咸寧市太極拳(劍)協會召開換屆工作會議
摘自《五萬年中國簡史》,姚大力、錢文忠、于賡哲等著,文匯出版社2020年3月出版。位于關中的華山被列入“中國”之內,可見司...
《老一輩革命家的初心》(浙江人民出版社2020年8月版),緊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一主題,講述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參與改變...
坐著高鐵看中國,車窗外江山如畫,車廂里雙節勝年。近日, 《紐約時報》就刊文稱, “當人們擠進火車,擁擠在古老的廟宇中以...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2020年9月3日)習近平同胞們,同志們,朋友們:今天,我們...
8月17日,在2020上海書展上,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攜新作《中國戰疫!張維為在新作中總結出了決定中國戰疫穩步走...
谷崎潤一郎是日本著名唯美主義文學家,多次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有《細雪》《秦淮之夜》《春琴抄》(見圖,資料圖片)等。...
——攜手全球抗疫彰顯中國擔當②人民日報評論員“在共同的敵人面前,沖鋒陷陣的人值得尊重”。第一時間向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疫...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中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作為最早向國際社會通報疫情、最早迎戰疫情的國家,中國全民動員...
題:全球抗疫彰顯中國之“義”辛識平疫情如火,命運與共。不會忘記柬埔寨首相洪森“逆行”訪華,不會忘記中日韓“風月同天”的...
題:世界500強眼中的進博會:不容錯失的“中國機遇”新華社記者潘清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科技生活展區里,世界500強、家具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