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久久久_美女网站黄页_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_91精品国产高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文娛 >> 文化名人 >> 正文

劉昌杰的曲藝人生

來源:咸寧網 時間:2019-11-07 09:46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希子 通訊員 周益民

老年人的生活該是什么樣子呢?是退休之后的安逸時光,是穿梭于廚房和客廳的柴米油鹽,是傍晚時分的廣場舞音樂,還是忙碌于孫輩的撫養教育? 

在咸安,有這么一位老人,卻把這些理所當然的印象,通通顛覆,晚年依舊堅持文藝創作并出書,將歲月活成了傳奇。

獻禮華誕獲好評

9月30日晚,咸寧市咸安區文聯、區作協在中國蘿卜小鎮——咸安區高橋鎮澄水洞村澄水人家農莊舉行劉昌杰作品集《耕夫晚唱》首發式暨研討會,來自市、區的30位作家、詩人、評論家各抒己見,暢談了對其作品的感受。

與會人員一致認為,《耕夫晚唱》一書以詩詞歌賦為主,兼收歌曲、曲藝、小品和民間傳統文化,可謂百花齊放,五彩繽紛,是一部貼近老百姓的生活、接地氣的作品集。

《耕夫晚唱》一書以詩詞歌賦為主,兼收歌曲、曲藝、小品等作品,既有陽春白雪之雅,又具下里巴人之俗,是一部貼近老百姓生活、接地氣的作品集錦。

說起劉昌杰,咸安的文藝愛好者估計都認識他。因為劉昌杰不僅多才多藝,還把自己創作的曲藝節目教給社區其他居民,豐富了社區的文化生活。

“愛我所愛,無怨無悔,在晚年,能以一曲《耕夫晚唱》向新中國70華誕獻禮,我感到非常幸福!”記者眼中的劉昌杰,目光堅定,言行舉止儒雅,講起往事思維清晰,并沒有絲毫的“暮氣”,儼然一副親切隨和的模樣。

劉昌杰1952年出生于咸安區高橋鎮劉楨村,當過教師、文化站站長、歌舞團演員,系湖北省曲藝家協會會員、咸寧市首屆重點文藝人才,因為吹、拉、彈、唱、演、寫樣樣均會,他被譽為“咸寧怪才”“咸寧趙本山”。

工作之余,劉昌杰一直堅持創作,創作了600多首詩歌和其它作品,曾出版《山花爛漫》《老牛放歌》《曲苑余香》3部書。退休后,他仍然筆耕不輟,特別是近兩年來病魔纏身,每天靠呼吸機生活,但他不屈不撓,于病床上完成了第四部作品集《耕夫晚唱》。

貼近生活找靈感

說起多年文藝創作的難忘事,劉昌杰記憶猶新。此前,劉昌杰擔任過咸安區鼓樂協會指導老師。剛好咸寧鼓樂協會南山社區的成員們排練“三句半”節目,一時沒有臺詞劇本,大家找來找去,找到了劉昌杰。

劉昌杰就按照當時咸安區的發展現狀,編出了的第一支“三句半”《科技發展新咸安》。在他的指導下,鼓樂協會成員們很快就將《科技發展新咸安》用“三句半”的形式表演出來,演出在鄰里間熱烈的反映超出了大家的預料。

后來,劉昌杰又根據咸寧的一些新風尚,寫了一些富有教育意義的“三句半”《抹牌賭博害處多》、《潔城亮家好運來》、《說唱計劃生育好》等等。這些“三句半”不僅在社區居民中表演,在一些咸安區舉辦下鄉宣傳活動上,也會作為固定節目呈現,觀眾反響很好,不少人聽了幾次就記住了。

“沒想到說唱藝術在舞臺上能掀起高潮。”初嘗勝果后,劉昌杰接連創作了《祝壽》、《賀新婚》等“三句半”。由于編的詞好聽,加上演員極具特色的表演,“三句半”在咸安的一些私人祝壽、賀新婚舞臺上都引起了轟動。

作為文藝工作者,劉昌杰時不時就會下鄉,豐富的基層生活給了他不少靈感,有助于他創作曲藝。劉昌杰尤其喜歡和會吹拉彈唱的人交朋友,常常會把自己編寫的歌詞拿去試唱。當地的相關文化部門也很重視鄉土文化和鄉土藝人,經常組織活動,指導他們搜集、整理民歌曲調。

“在舞臺上演完后,演員都下臺卸完妝了,可村民們還是意猶未盡,大家都很感謝觀眾的支持和鼓勵。”說起自己創作的節目受歡迎,劉昌杰滿是自豪和欣慰。在他之后的創作中,很多取材源于生活,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成了他創作的源泉。群眾對節目的喜愛給了他莫大的鼓舞,作品也越來越多。

追求藝術不止步

“人不能閑,不然腦子要生銹。”劉昌杰之所以創作成果頗豐,興趣廣泛、喜歡文藝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平常除了工作,老人家還喜歡讀書看報聽廣播,從生活中汲取靈感,有時候半夜醒來,還會拿起筆寫下自己的思考。

“書的出版,得虧了好多人的幫助,我一個人也吃力啊。”劉昌杰很是感激。原來,《耕夫晚唱》的創作并非一帆風順,劉昌杰想把余生作品歸集出書,又無能為力,沒想到80歲高齡的文友周天坤振臂一呼,捐資的、校稿的、印刷排版的,紛紛而至。

“文章千古事,甘苦寸心知”。在整理初稿期間,劉昌杰每天“潛心閉關修煉”,選詞、填詞,字斟句酌,幾易其稿。為了讓作品接地氣,喜聞樂見,整理過程中,劉昌杰一直搜索、查閱資料。一本以詩詞歌賦為主,兼收歌曲、曲藝、小品和民間傳統文化,接地氣的作品集《耕夫晚唱》面世了。

劉昌杰說,這是對新中國成立70年華誕最好的獻禮。其創作的600多首詩,一大批曲藝小品和雜文類文章,多取材于鄉村民俗趣事。

經過親朋整理成電子版文字,劉昌杰親力親為,認真校對了好幾次,書里字里行間是對人生的熱愛和思考。老人家認為,自己一生沒有留下多少財產,能讓后輩從他的文字中管窺他的人生,管窺時代的變遷,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更希望咸寧本土曲藝事業能后繼有人, 有更多年輕人能投入到這一行來,從藝術和人生中汲取點滴精神營養,以豐富自己的人生。

“只要條件和身體允許,我還想一直寫呢!”劉昌杰表示,人不管什么時候都要積極向上,生有作為、活有價值。文藝已經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不會停止追求的腳步。


編輯:hefan

上一篇: 李零為什么要去波斯?
下一篇: 亦文亦商 且書且刻——彭軍的書畫篆刻藝術人生

相關新聞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