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的青春(一等獎) 鄧東峰 攝
彩霞伴著銀線飛 (二等獎) 黃顯春 攝
鐵蜘蛛(優秀獎) 馮李林 攝
工地印象(優秀獎) 侯雅麗 攝
“牽引”(優秀獎) 袁燦 攝
“體檢”(三等獎)
李慶生 攝
登天(三等獎)
李季 攝
細節(一等獎) 饒啟煌 攝
音符(二等獎) 畢海道 攝
山城之夜(三等獎) 周文 攝
一根根銀線織出了城市的藍圖,一座座鐵塔撐起了城市的脊梁,一盞盞明燈照亮了城市的未來,咸寧供電人用心血和汗水——
主持人的話
為真實反映咸寧供電公司在香城泉都用汗水和赤誠打造日臻堅強電網的開拓創新精神,記錄供電企業真誠服務社會經濟發展和關注民生、承擔社會責任的奉獻精神,展示供電員工吃苦耐勞、創新奉獻的奮斗精神;讓社會走進電網,了解電網,彰顯咸寧電網誠信履責的央企形象,咸寧供電公司與咸寧市攝影家協會、南鄂晚報聯合舉辦“供電杯”走進咸寧電網攝影大賽。
慕名參賽的攝影愛好者,紛紛拿起手中的相機,把鏡頭對準咸寧電網,把情感融入供電。于是,一幅幅精彩紛呈、美輪美奐的精彩瞬間被定格。
歷時四個月的作品征集工作已經結束,共收到來自全市攝影愛好者投寄的作品1000余幅。今天,我們從30多幅獲獎作品中精選出部分優秀作品,以饗讀者。
它是鋼筋水泥叢林里細密的脈絡,朝著城市生長的方向延伸,交織成一張綠色的網,為城市輸送養分;
它是凝固的大地身軀里流動的血液,與城市的心跳共同起伏,輝映出璀璨的生命之光,為城市帶來活力……
從過去一盞盞昏黃的煤油燈,到現在一片片燦爛的燈火,我們的家園穿過歷史的暗夜,經歷了從落后到繁華的巨大轉變。
從只有一個電源支撐,一條35千伏線路和一條110千伏線路,到今天橫貫東西,連接南北,縱橫交錯,擁有以500千伏為龍頭、220千伏為骨架、110千伏為脈絡的堅強電網,咸寧電網走過輝煌的征程,實現了從無到有的巨大跨越。
在每個咸寧供電人的心中都有一盞明燈,那就是:用真情打造和諧電網。
為了讓這盞心燈長明不滅,咸寧供電人以信念為芯,以奉獻為燃料,燃燒自己,照亮他人。
我們看到:深山里,他們用腳步丈量光明的路程;冰雪中,他們用身軀筑起溫暖的屏障;烈日下,他們用汗水澆筑責任的豐碑;客戶前,他們用微笑擦亮服務的窗口……
一盞盞心燈凝聚成一股股強勁的能量,為百姓生活帶來溫暖和光明。
電力的發展總是與社會發展的腳步緊密契合。
面對嶄新的時代,咸寧供電人以進取的態度,積極探索,開拓創新。讓電網發展走在城市發展前面,助力綠色經濟,服務智能生活,用新理念、新技術、新管理、新設備、新工藝為城市的騰飛插上光之翼。 (張大樂 鄧東峰)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配送工:天天在路上(組圖)
下一篇:
大屋雷祭月(組圖)
咸寧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秉政)7月11日晚,市供電公司配電搶修人員連夜施工,22時成功接通電源,給溫泉肖橋村11組塘尾錢水庫...
離5月1日兒子訂婚的日子越來越近了,崇陽縣國稅局征管科科長龐曉紅充滿焦慮。這段時間,她覺得愧對家里實在是太多了。 ...
嘉魚國稅局魚岳分局二股股長趙守華的老家,在簰洲灣。清明節,趙守華回老家專程去拜訪一位遠房表姐。 看到多年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