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西武(臨江)
新年的陽光沖破霧靄,落在山坡上,落在雪地上,落在我的肩頭。
我牽著兒子的手,迎著朝陽走在去公園的路上。“兒子,你看,這是新年的第一縷陽光,新的一天、新的一年又開始了!”
“爸爸,為什么新年的第一天叫做元旦?”孩子牽著我的手,疑惑地問我。
我指著山頂剛剛升起的太陽說:“你看一條地平線上升起一個太陽,像不像元旦的‘旦’字?元是開始、第一的意思,所以‘元旦’就是指初始之日即一年的第一天。”
元旦一詞出現于四千多年前的《晉書》,經歷過不斷的歷史演變。王安石那首家喻戶曉的《元日》告訴我們,過去的元旦是指農歷的一月一日即現在的春節。辛亥革命后,采用世界通用的公歷紀年,也叫陽歷或西歷,1月1日為“新年”;新中國成立后確立這一天為“元旦”。
元旦是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結合的產物,是中國走向世界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當我們游走于中西文明之間,徜徉于古今文化之際,需以一種博大和兼容的心態、胸襟和境界來看待我們的歷史與未來。
如今我們有了元旦和春節兩個新年,在民間,元旦遠不如春節隆重,節日活動也沒有那么豐富多彩。在過去鄉村里,老百姓把元旦當成是官方的節日,認為那是吃公家飯的人才過的節日。對老百姓來說,元旦不過吃一頓餃子而已,因為他們把全部的熱情,都寄托在距離元旦不遠的“春節”了。
老百姓習慣把元旦叫做“陽歷年”,是個換日歷的日子。記憶里,父親會提前半月,去趕集買回一個新日歷,跟母親兩人饒有興趣地翻看哪天入九,哪天立春。在雪花飄飛的隆冬里,他們的心像爐火一樣旺,數算一個個節氣,憧憬著來年的好光景。墻上的舊日歷一天天減少,直到剩下最后一張,父親就會興致勃勃地把新日歷掛上,揭開日歷的第一頁,迎接心中向往的嶄新的一天!
隨著歲月的流逝,元旦又變成了父母盼兒歸來的節日。他們會數算還有多久到春節,離家在外的孩子還有多久可以回家團聚,因為元旦連著臘月連著春節,連著離家的孩子。
后來呢,元旦又成了我的期盼,期盼放假趕回老家,陪父母吃一頓“陽歷年”的新年餃子,再聽聽他們念叨那久遠的“老黃歷”。
如今,元旦成了屬于自己的節日,這一天要思考和回憶、憧憬和祈愿。這一天我會帶著孩子去公園玩耍,去山頂踏雪,一起去迎接和沐浴新年的陽光,雖然它千百年來,以及在更久遠的時光里周而復始,但是它每一天升起都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我述說著關于元旦的來歷和故事,不知不覺到了公園,沐浴著新年陽光的公園早已是一片歡樂的海洋:老人們穿著厚厚的棉衣舞劍晨練,年輕人在湖邊看風景,孩子們在雪地里嬉鬧打雪仗……好一片盛世祥和的新年圖景!
這是一個偉大的國度,過去的一年,黨領導人民打贏了抗擊疫情和脫貧攻堅兩場硬仗,才迎來這千載難逢的盛世歡歌。無論是疫情、貧窮還是國外敵對勢力,都無法撼動唐風宋韻、秦磚漢瓦凝成的東方文明!
新的生活又在我們的期盼中啟程了,火紅的日子伴著新年的陽光向我們走來;我們祈愿,這盛世也如新年的陽光一樣妖嬈美麗、充滿希望!
編輯:但堂丹
國家電影局4日發布數據, 2021年1月1日至3日(元旦檔)全國電影票房達12.99億元,打破了2018年創造的12.71億元檔期票房歷史紀錄...
今年元旦假期,各地在切實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的前提下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到圖書館閱讀、去博物館看展、體驗非遺項目、...
據文化和旅游部消息,元旦、春節假期期間,我國將暫不恢復旅行社及在線旅游企業出入境團隊旅游及“機票+酒店”業務,繼續執行...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王莉敏、通訊員柴倩報道:能約盡約,恢復售票。節日期間,盡管各景區恢復售票,但惠游活動持續釋放張力...
春節祭祖(圖片來源網絡)大年初一,金雞報曉。但古時的正月初一被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后,南京臨時政府...
父母還早準備了一些過年的臘肉、臘腸、腌制的豬頭、咸魚……我們兄弟妹每天打門前過的時候,總是禁不住朝它多看幾眼,然后掰...
咸寧網訊通訊員李夢瑩報道:為提高全體幼兒的身體素質與動作協調性,挖掘本土素材,豐富體育操節內容。新穎原創的特色操節激發...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劉子川通訊員張凱“風清氣正千般好,天朗景明萬象新”、“善水滋心心向善,濂泉潤筆筆書廉”、“好借廉風...
浪口森林溫泉年貨市集活動時間:2020年12月25日—2021年1月3日活動地點:崇陽縣浪口森林溫泉活動內容:組織有機田園年貨市集...
咸寧網訊通訊員方強報道:紅紅的春聯,濃濃的年味。近日,赤壁市老年書畫家書畫協會組織的“迎新年·送春聯”文化下鄉活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