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走進崇陽縣沙坪鎮進口村,貧困戶羅自甫正在自家門前晾曬臘魚、臘肉。
“往年家里窮,過年連魚肉都買不起,今年可以敞開肚子吃!”羅自甫樂呵呵地說,今年在駐村工作隊的幫扶下,自己承包了村里的水庫養魚,同時還養了豬,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村支部書記簡志斌介紹,羅自甫老婆剛生下孩子就離家出走了,他獨自一人拉扯孩子,由于收入沒門路,日子過得很拮據。今年,駐村工作隊在走訪時,為他量身打造了一套“種植+養殖”的脫貧計劃。在完成好計劃的同時,羅自甫還將別人家空置的閑田都耕種起來,收了2萬多斤谷子。
“扶貧政策真暖人心。照這樣下去,不僅能脫貧,很快就能致富!”羅自甫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57歲的杜國鳳家因病致貧,除了低保和高齡補貼外,工作隊還通過扶貧貸款,通過大戶掛靠模式,為老倆口發展了6畝油茶、2畝水牛和4頭豬,年底就能拿分紅。
“扶貧工作要精準、要務實、要可持續,關鍵還是要在產業發展上下功夫。”聯系該村的沙坪鎮鎮長秦鳳仙說,要真正做到脫貧有規劃、幫扶有計劃,就得實打實了解幫扶對象的困難,一對一為他們出謀劃策,才能切實解決致貧實際困難。今年村里除了完善道路、塘堰、泵站、機耕橋等基礎設施外,還新建了50畝魚池、300畝油茶和10畝有機蔬菜基地,壯大村集體經濟。 (咸寧日報見習記者 馬麗婭 通訊員 宋錦學 魏王杰)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通城縣麥市鎮扶貧產業作支撐讓脫貧工作底氣足
下一篇:
【走進貧困村】通山縣慈口村生態養殖謀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