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人做事有恒心。搞吃的,也不湊合,講究的是系統工程。
想吃好肉,先從養好豬做起。通城的好豬叫兩頭烏,黑頭黑尾,額頭中間還有一小撮白毛,是第一批國家級生豬資源保護品種。
兩頭烏肉好吃,但不好養,得吃五谷雜糧,還要大量青菜配餐,而且要煮熟了吃。就這,一個月只長10來斤肉。一頭兩頭烏養10個月,才百把斤,成本3000元左右,是養3頭200斤普通豬的成本……
通城人更喜歡兩頭烏豬肉做的臘貨,包括火腿、香腸、臘肉等。特別是火腿,皮色黃亮、形似琵琶、肉色紅潤、香氣濃郁,可以配做許多精美菜肴,遠銷北京上海廣州呼和浩特,可謂享譽神州。
通城麥市的千張皮和豆腐干也是做到了極致。
做麥市千張皮,先將豆腐腦搗化,舀入木盒,薄澆一層化豆腐,墊一層布,盒滿,一盒最少是百層以上。壓干撕開即成。技術要領是扒漿嫩,趕熱做,搗得化,壓得干。做出的千張皮薄如紙帛、色澤光亮、質地柔韌。
麥市豆腐干五花八門。叫鹽干的那種,色澤黃,有筋芡,油珠透亮,可卷起,濃香四溢,一塊鹽干可以下一瓶啤酒。麻辣干運用特殊的鹵制技術,融色、香、辣、脆于一體,現已上流水線生產,真空包裝,微波殺菌,熱銷全國。
去年春天,參加黃龍山筆會下山時,幾十號人撲向麥市菜市場,買豆腐,買豆腐干,買千張。有一種干子可做零食吃,同行的通城人買了不少,我學著樣子買了兩斤,回家有事沒事吃一塊。嚼勁好,味道豐富,很有意思。
用麥市的豆腐干燜兩頭烏臘肉,那就叫天作之合了。
臘肉洗凈,切成小塊直接和豆腐干一起燉。豆腐干是打豆腐時特制的豆腐干坯子,用茶油炸過,曬干后又浸泡,臘肉的香味和肉汁都煮進了豆腐干的小孔里。如果閑來無事,放進土缽,用炭爐子慢慢燉,邊燉邊吃,會更美妙。
上等的豆腐干燜熟后,里面呈海綿狀,孔大小不均,大的可以伸進筷子,小的只插得進花針。軟軟的,用筷子往中間一夾,兩頭一彎,放嘴一咬,香噴噴的湯溢滿口腔,美到心坎里去了。性急的人猛咬一口,熱湯噴射而出,或可濺到自己的眉毛上鼻子上,這都不要緊,可別濺到身旁美女的臉上。當然,即使濺到也不要緊,大家哈哈一笑也就過去了,美食可以沖淡一切尷尬。這樣的美食是可以讓人完全陶醉的,全身每根神經都被激活,興奮了。(李專)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鄂南美食之崇陽篇--美食慰鄉愁
下一篇:
鄂南美食之赤壁篇--旅游產業鏈上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