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黨中央從西柏坡進京“趕考”;70年后,西柏坡和其所在的平山縣一起脫貧出列,交出了一張新時代的“趕考”答卷。西柏坡,這個太行山東麓的只有幾十戶人家的小山村,借助紅色旅游的東風,打造了一個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精品村,成為紅色旅游發展的新樣本。本報4月11日在《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專欄推出的《西柏坡里的致富經》,再次觸摸那振奮人心的紅色脈搏,聆聽奮斗的聲音。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從西柏坡出發的“趕考”,鼓勵全黨同志不忘初心,繼續前進。“60多年過去了,我們取得了巨大進步,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富起來了,但我們面臨的挑戰和問題依然嚴峻復雜,應該說,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西柏坡同縣鄉村干部和群眾座談時這樣說。
今天行走在西柏坡村,一幅幅美景讓人陶醉:碼頭停泊的游船、輕點水面飛過的鳥兒;莊嚴的紀念館、精致的農家院落;來來往往的游人、安然自得的村民……目前,西柏坡村全村85戶244人中,九成以上從事與旅游相關的行業,村集體年收入60余萬元,年人均收入1萬元以上。西柏坡的發展變化,正是黨領導人民群眾,不忘“趕考”、奮進新時代的具體寫照。
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同志提出,“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兩個務必”的號召,直到數十年后仍舊被全黨同志所牢記。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思考的,正是因為始終強調和堅持“兩個務必”,我們黨才能保持同群眾的血肉聯系,團結帶領人民戰勝了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和挑戰,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西柏坡今天的繁榮與發展,一樣離不開“兩個務必”的精神引領。靠著艱苦奮斗的精神,西柏坡人克服了人均不足三分地、自然條件并不優越的發展局限,依靠著西柏坡紅色旅游資源,擁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書寫了一部“紅游柏坡”的奮斗致富經。也正是依靠這種精神,西柏坡人民的生活也一定會越來越美好。
“趕考”遠未結束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們黨的要求,也是對西柏坡未來發展的殷切希望,更是對全黨全國人民的鼓動與激勵。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西柏坡人必將與全國人民一起,繼續堅持“兩個務必”,永遠走在發展的“趕考”路上,向更加美好的前景不懈努力進發。
(作者:光明日報評論員)
《光明日報》( 2019年04月12日 01版)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家國情懷
下一篇:
新華社評論員:讓共和國的奮斗史詩激發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