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初夏,武漢大學珞珈山上古木參天,綠草掩映。一名臨近畢業的大學生來到這里,并在一塊巨石上刻下了一個“始”字,寓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勉勵自己永遠都是開始。
30多年后,這個青蔥少年已經成為中國商界翹楚,不僅創辦了嘉德拍賣、宅急送、泰康保險集團三家企業,還被公認為中國市場經濟改革“92派”的領軍人物,他就是陳東升。
6月4~5日,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第44站理事互訪活動走進泰康保險集團,一段段有關青春、夢想、激情的故事,就此漸次展開。
“當年的那塊石頭,代表著我下了那么大的決心和恒心,要是不成功,老天爺都不允許。”陳東升說,立志比什么都重要,有志向的人就是有目標的人,有目標的人就是不會徘徊的人,不徘徊的人就是堅定的人,堅定的人一定能夠成功。
懷著這份信念,陳東升1996年創辦了泰康人壽,成為1995年《保險法》頒布后的首批五家股份制保險公司之一。
在缺乏經驗的情況下,陳東升提出了創新就是率先模仿,找最好的葫蘆畫瓢,向國際領先的保險公司看齊學習。中國加入WTO后,泰康又提出了快速發展,自主創新的戰略,提出了一張保單保全家、新生活廣場等新理念,特別是2003年完成全國服務網絡布局,奠定了跨入大保險公司的基礎。隨后又提出打造活力養老、高端醫療、卓越理財、終極關懷的四位一體新商業模式。
“泰康的三個發展階段,三次戰略轉變,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因時而生,因市而興,因勢而變。”陳東升總結道。
在陳東升的帶領下,理事們參觀了泰康生命體驗館和泰康董事會治理結構博物館。
“每個生命都是有尊嚴的,這就是我們23年總結的經驗。”
在泰康看來,買保險就是尊重生命,也是最具人文關懷的產業,為大眾提供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以家庭為核心,關注家庭價值的成長。
泰康對內形成了選人、用人、培養人的理念,尊重專業,用人長處,搭建人才體系是關鍵,特別是形成了世紀組訓、千人計劃、百川計劃,青干班、中青班、領袖計劃等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實施員工持股計劃和打造企業一攬子員工福利解決方案,幫助企業長久留住人才。
在當天的互訪分享會上,陳東升多次強調價值觀最重要,價值觀決定一切,戰略決定一切。
在陳東升看來,治理結構決定一個公司的競爭力,企業競爭的本質是董事會的競爭,全世界最好的公司都是創始人、創新者、核心股東、經營者、四位一體。
“泰康價值觀的形成不是杜撰起來的,什么是企業文化?23年了,相互之間的性格稟賦都很熟悉,我們這些人慢慢形成了共同的價值觀,慢慢形成共同的職業操守和道德標準,不是抽象存在的。”陳東升說。
他也強調了執行力——執行力的本質是團隊對戰略的理解,因此要天天講,月月講,年年講,講到耳朵生繭還要講,因為戰略決定一切。
商海沉浮,紅極一時又迅速衰落的企業為數不少,泰康不斷發展壯大到今天,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從誕生第一天起,就堅持專業化、市場化、規范化,不偷、不搶、不爭。
“做企業就像是一個學者在寫文章,結構、開篇、結尾,不受任何誘惑,不做沒想好的事情。”陳東升說。
為此,泰康構建了三層次的風險管理體系。第一類是償付能力風險,第二類是資產負債匹配和產品風險,第三類是經營風險,因此從未發生過重大風險事件。
在泰康構建的長坡理論中,從搖籃到天堂覆蓋客戶全生命周期,寬道是協同,厚雪是資金和高凈值人群,滾雪球是經營行為。用市場經濟的方式方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陳東升堅信,將這個商業模式做到極致,會成為世界上最有競爭力的公司之一。
“大事要敢想,小事要一點一點做。革命理想高于天。堅持商業理想主義,目標純正,心無旁騖,做正確的事,時間就是答案。”泰康的員工將這句話記在了心里,并當成自己做人做事的標準。
“沒有一成不變的產業,沒有一成不變的公司,我們永遠在路上,永遠在創新,所以60歲我還是個奔跑的少年。”陳東升說。
尹奇敏、李艷華、段國圣三位泰康高管分別就其核心業務及獨特優勢做了分享。理事們就內需與老齡化、金融監管、國際化等問題進行了交流。在互訪第一日,理事們參觀了嘉德藝術中心。(來源:中國企業家俱樂部)
編輯:泰康人壽
上一篇:
新華保險環衛工人公益項目累計賠付674萬元
下一篇:
【泰康人壽】泰康溢彩公益落地南苑社會福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