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賀春音 通訊員 曹杰 周雨
2017年10月,受組織委派,52歲的市住房公積金中心副調研員孫海泉,到嘉魚縣陸溪鎮虎山村擔任駐村隊長、第一書記。
孫海泉到虎山村的第一件事是抓班子建設。他與村“兩委”一道落實“三公”:一是在指標評選上公道,二是在資金分配上公示,三是在政策宣傳上公開。 “三公”措施的落實扭轉了村兩委形象。同時配合完成村“兩委”換屆選舉,選齊配強了村“兩委”新班子5人。新班子中既有80后的大學本科生,又有90后的復轉退伍軍人。新的班子充分反映了群眾的意愿,得到了大家的信任。
2019年春節,78歲的“五保”貧困戶尹傭淼老人在60平方米的新房上喜貼春聯:上聯,國策好危房煥新度春節;下聯,村關懷入戶扶貧謝黨恩;橫批,黨恩浩大。望著白墻紅瓦的新房,尹傭淼連說了三個“沒想到”:
“沒想到有新房住!”由于D級危房補貼只有3萬元,而且要墊材料、墊工錢,村委會一連請了4個施工隊都說建不起。孫海泉和村委會緊急商量增加建房補貼5000元由工作隊單位承擔,孫海泉個人自愿墊資1萬元。商請的第5個施工隊在簽好協議后,當日就開工建設了。
“沒想到有這么快!孫書記每天都來看進度,從開工建設到交鑰匙僅用了17天。”
“沒想到有這么好!我想到的要求都滿足了,我沒想到的孫書記都幫我想到了,新房門前臺階加寬加高了,屋內插座加多了,院墻加高了粉刷了。是扶貧好政策讓我住上了新房,我們貧困群眾感謝黨的恩情!”
貧困戶尹登全意外醫療補助金代辦到賬了,他孫子的社保卡代為補辦了,貧困戶鄭大平被人假冒的“董事長”身份代辦注銷了,為討薪群眾代理訴訟的勝訴判決書收到了,幫助投訴和督辦的有嚴重污染的養豬場搬走了……
孫海泉幫老百姓解決的難事一樁又一樁,他成了虎山村民生小事的解難人。
孫海泉還一心謀劃著虎山村的產業發展。虎山村2015年以前是典型的“空殼村”,2019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將達到15萬元。他配合各級部門建好油茶基地項目,該項目占地面積1200畝,與虎山村120戶農戶(其中貧困戶41戶)簽訂合作協議,采取土地流轉、資金扶持、技能培訓、勞動務工等多種方式,讓貧困戶增收脫貧,村級集體經濟年增收入7萬多元;建好精品苗木基地對外承包后,村級集體經濟年增收入5萬多元;建好光伏發電項目使村級集體經濟年增收入3萬多元。
編輯:hefan
上一篇:
高建軍:一身正氣的扶貧人
下一篇:
魏平:廂所村民的貼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