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
國務院國資委分類指導 ,
有序推進復工復產。
截至2月20日,
中央企業所屬4.8萬戶子企業,
復工率為86.4%,
其中生產及對外經營性子企業2萬余戶,
復工率為88.4%
很多中央企業把意義重大的
“首次”“首個”“首臺”“首艘”等
貢獻給了復工復產,
以實際行動,
引領復工復產的良好態勢,
上交了第一批作業,
請大家共同批閱!
科目一
保障疫情防控物資設備
科代表:國機集團
作業題目:央企首臺醫用防護服壓條機研制成功投產
2月19日上午,國機集團下屬企業中國恒天集團有限公司恒天重工股份公司(恒天重工)設計制造的中央企業首臺醫用防護服壓條機通過鑒定和驗收,技術和運行狀態均已達到生產應用標準和使用要求!
這標志著中央企業首臺醫用防護服壓條機的誕生,此后防護服的關鍵生產設備壓條機即可實現批量生產,防護服供應緊缺的問題將得到有效緩解。 19日下午,10臺壓條機樣機已發運到國家工信部指定的5個醫用防護服生產企業。到本月底前,將有270臺壓條機陸續運往各地,每臺壓條機將能實現日產100—150件醫用防護服的產量。
科代表:新興際華集團
作業題目:首臺“疫情防控綜合保障方艙”投入使用
2月8日,新興際華集團所屬新興重工集團有限公司首次轉產“疫情防控用”系列方艙產品。2月13日,首臺“疫情防控綜合保障方艙”投入使用,為疫情防控戰士建造溫暖“避風港”。
科代表:兵器工業集團
作業題目:首次研制生產出負壓式救護車
2月12日,兵器工業集團首次研制生產出4臺負壓式救護車,并交付包頭市120急救中心。
該型負壓式救護車醫療艙配置車載負壓系統,利用先進技術手段,使車內氣壓低于外界大氣壓,將車內空氣進行無害化處理后排出,對粒徑0.3μm微粒氣溶膠濾出率大于99.97%,同時,車內空氣自上而下流動,可大幅減少在救治和轉運傳染病人時醫護人員交叉感染的機率。
科代表:中國船舶
作業題目:首個移動式醫療垃圾處理方艙點火成功
2月16日下午,中國船舶中船綠洲聯合研制的首個移動式醫療垃圾處理方艙在武漢點火成功,處理量達300kg/h,超過設計標準。
移動式醫療垃圾焚燒方艙是“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技術水平。中船綠洲根據武漢疫區現場情況,對移動式醫療垃圾焚燒方艙做了優化改進,確保有序高效連續運行,可進行無害化處理,有效防止疾病擴散,保障人員健康安全。
科代表:兵器裝備集團
作業題目:首推熱成像防疫車
長安汽車宣布,將在CS75 Plus車上搭載軍工級AI智能熱成像測溫系統,實現遠程及流動測溫的功能。 在疫情防控中,保障醫護及一線服務人員健康安全的同時,提升測溫效率。具有三大優勢:
超距測溫,有效測溫距離可達10米,“無接觸式“紅外熱成像測溫,最大測溫誤差在0.2?C之間。有效避免因人身接觸,造成交叉感染。
機動性強,靈活部位高效,能夠有效緩解 “人多檢測設備少”防疫痛點。
AI識別+云處理,體溫異常者,能夠“秒”識別,多目標同時檢測,每日進行監測大數據云端處理,供疫情管理部門參考。
自3月1日起,長安CS75 Plus防疫車將免費提供給重慶室內高鐵站、社區等市政、交通、醫療服務機構使用。
科目二
交通物流保障復工復產
科代表:東航集團
作業題目:完成首班復工定制包機
2月21日14:49分,從貴州興義市飛來的東方航空MU5566航班平穩降落在寧波櫟社國際機場。這是東航首班定制復工復產包機航班,搭載了155名來自貴州省黔西南州貞豐縣、義龍新區的務工人員,返崗寧波市海曙區9家制造企業。該航班也標志著東航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的定制包機服務全面啟航。根據目前已確認的計劃,2月23日、24日,東航還將執行西安-義烏、鄭州-浦東復工包機航班,運送近300人。
2月18日,東航推出了“定制包機”業務,全面接受企業有關復工復產包機的申請。截至2月21日中午,東航共收到79個國內外航班包機、超過1.1萬人的出行需求意向,航線涵蓋了興義-寧波、貴陽—杭州、上海—喀什、上海—曼谷、迪拜—浦東等地。
科代表:中國建筑
作業題目:首批建筑工人返城專車發出
2月19日下午3時45分,濟南市首批6輛建筑工人返濟“點對點”專車駛出中建八局一公司院內,前往江蘇、河南,接回近200名農民工兄弟返回濟南投入生產。
除了登記、檢查、測溫,根據要求,返濟專車滿載率不超過50%,確保乘客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乘客隔位、分散就坐,乘車人員、隨車人員和駕駛員要佩戴口罩。 運輸過程中人員用餐實行分餐制。
科代表:招商局
作業題目:首列廣東中歐班列發往俄羅斯、遼港首條集裝箱內貿航線開通
2月14日,由招商局旗下中國外運運營的石龍中歐班列滿載著粵港澳大灣區復工企業生產制造的通訊設備、ATM機、日用品等產品從廣東(石龍)鐵路國際物流基地順利發出,馳往俄羅斯沃爾西諾場站。這是春節后廣東發運的首列中歐班列,標志著廣東中歐班列恢復正常運營。
2月13日20時30分,從山東濱州港駛出的“順祥7”輪順利靠泊遼港集團盤錦港,這是遼港集團在春節后開通的首條集裝箱內貿航線。 此航線的開通將為東北、蒙東及山東東部地區的化工品、建材、石材提供新的、更加環保的運輸方式,將大大吸引蒙東及東北地區中小型貨主貨源。
科代表:中遠海運
作業題目:首趟陸海新通道運輸開行
2月6日,中遠海運集運開行的今年首趟陸海新通道下行班列滿載26組玻纖從重慶小南埡車站開出,駛向廣西欽州。這是重慶小南埡車站在新冠疫情發生以后開行的首趟班列。
科目三
在線管理
科代表:中國電科
作業題目:首個“一網暢行——復工復產通用管理系統”發布
2月20日,中國電科正式發布“一網暢行——復工復產通用管理系統”,并面向公眾開放使用。該系統由一個風險人群感知大數據中心、一個智能指揮平臺、五個APP應用組成(1+1+5),具有數據權威、精準評估、體系聯動、有效管控四大特點。各級政府及企事業單位可通過互聯網掃碼下載,既可單獨使用,又可組合成管理體系,進而實現精確管控。
科代表:國家電網
作業題目:首次推出“企業復工電力指數”
國網浙江電力全力推行電力大數據服務,運用營銷系統海量數據,建立算法,分析全省企業復工情況,根據企業歷史用電量情況、當日用電量情況等數據,精準對各個企業進行“畫像”, 得出復工指數,動態監測、直觀反映當前企業的復工復產情況,解決繁瑣的逐級上報和疫情防控人手不足等難點,協助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及有序復工工作。該“企業復工電力指數”的推出尚屬國內首個。
科代表:國家電投
作業題目:首次遠程電子招評標,涉及項目金額130多億元
2月12日至14日,國家電投下屬中國電能成套設備有限公司利用電子化招標和互聯網技術,在工作人員壓減50%,評標周期縮減40%的情況下,完成了招標金額達130多億元的年度重點項目——某海上風電項目招評標工作。
此次多地同步進行遠程電子招評標,在國家電投尚屬首次。在疫情防控期間,打通了一條既能確保防疫安全,又能順利開展招標采購工作的新路徑,為近期后續各批次招標工作探索路徑、積累經驗、奠定基礎,為確保完成全年生產經營任務提供有力保障。
科目四
自動化生產
科代表:兵器裝備集團
作業題目:長安汽車首臺新車下線,機器人擔當主力
2月18日,一批長安牌小汽車駛下生產線,標志著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渝北工廠正式復產。
汽車在生產線上自動地根據工序傳輸,工業機器人在流水線上有序地工作著,物流小車按照規定線路準確地往返運輸,寬敞繁忙地廠房內只有零星的佩戴著口罩的工人進行操作、巡檢。整個工廠應用700余臺機器人,自動化率達90%以上,比傳統汽車制造工廠減少操作工人56%。 通過工業物聯網平臺,每天采集制造數據5000萬條,還可對設備運行實時監控并預警。
科代表:通用技術集團
作業題目:國內首條面向航空領域鈦合金加工的柔性自動化生產線完成組裝
2月18日,在通用技術集團沈機航空航天公司的生產現場,一條FMS35120u五軸加工中心自動化生產線已完成安裝,預計2月末發貨,交付客戶。FMS35120u自動化生產線由3臺VMC35120u立式五軸加工中心組線而成,是國內首條面對航空領域鈦合金加工的柔性自動化生產線 ,原創性的設計完全基于客戶工藝需求開發,性能參數在國內遙遙領先。柔性自動化生產線的實施,縮短了加工的輔助時間,人工費用減少60%,機床利用率提升20%以上。
科代表:中國普天
作業題目:首批智能卡產品下線交付客戶
疫情期間,醫保卡、銀行卡等到期更新、丟失、新發等補換卡工作需求緊急,為保障居民看病就醫結算、保險金申領、信用卡到期及時更換等,中國普天所屬東信和平公司積極組織復工復產,保障緊急制卡需求。截至目前,智能卡產線產能已恢復50%以上,首批智能卡產品約500萬張已下線交付客戶。
科目五
創新融資
科代表:國投
作業題目:發行首單央企總部疫情防控可續期公司債券
2020年2月18日,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于深交所成功發行國內資本市場首單央企總部疫情防控可續期公司債券,發行規模5億元,發行利率3.38%,期限3+N年,募集資金將優先用于支持防疫相關成員企業開展防疫物資生產活動。
本期債券也是深交所首單疫情防控可續期公司債券,吸引了包括招商銀行、平安養老等一批高質量投資者的參與,市場反響熱烈、投資人認購踴躍。債券創2017年以來同期限可續期公司債券最低發行利率。
科代表:中交集團
作業題目:發行全國首單疫情防控資產支持證券
2月14日,中交集團所屬二航局在上交所簿記發行全市場首單疫情防控資產支持證券(ABS),發行規模2.3億元,期限1年,優先級票面利率2.8%,7天完成發行,發行效率創供應鏈金融ABS產品歷史新高。
供應鏈金融ABS是以核心企業供應鏈條上下游真實交易為基礎,以未來交易的現金流收益為保證,對核心企業上游供應商存量應收賬款債權開展常態化、可持續發行的資產證券化。本期供應鏈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募集資金主要用于給予供應鏈上游中小型企業資金支持,幫扶恢復生產,進一步支持疫區一線抗疫企業相關疫區醫院及科研實驗室的建設以及相關疫情防控項目建設投入。
科目六
油氣開采
科代表:中國石化
作業題目:涪陵頁巖氣田首次壓裂施工
2月19日,中國石化在焦頁41-8HF井、焦頁18-9HF井同時進行了春節后的首次頁巖氣壓裂施工,單日壓裂2段,生產踏上正常節奏,拉開了涪陵頁巖氣田全面復工的序幕。
科代表:中國海油
作業題目:首個海上氣田——渤中34-9油田投產
2月12日,中國海油宣布渤中34-9油田投產。這是復工后我國首個投產的海上油田。中海油擁有渤中34-9油田100%的權益,并擔任作業者,預計2022年該油田將實現日產原油22500桶的高峰產量。
渤中34-9油田位于渤海南部海域,平均水深18.1米。油田依托墾利油田現有設施進行開發,主要生產設施包括一座中心平臺和一座井口平臺,計劃投產開發井57口,其中,生產井38口,注水井19口。
科目七
大型裝備制造
科代表:中國船舶
作業題目:首艘32.5萬噸礦砂船交付、首艘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出塢
日前,中國船舶武船集團首艘32.5萬噸礦砂船“ORE YANTAI”交付,滬東中華首艘23000TEU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出塢。
32.5萬噸礦砂船“ORE YANTAI”
23000TEU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
科代表:中國船舶
作業題目:首座JU2000E型海上自升式鉆井平臺交付
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在復工復產一周左右的時間里,完成了包括首座JU2000E型海上自升式鉆井平臺交付離廠等多個項目,為實現經營目標夯實了基礎。
JU2000E型海上自升式鉆井平臺
科代表:東方電氣
作業題目:首臺風力發電機組、首支風電葉片產出
2月18日,東方電氣產出復工后首臺風力發電機組——2兆瓦雙饋型風力發電機組。
2月14日,東方電氣產出復工后首支風電葉片——B640B-2500型除冰葉片。
科代表:中國能建
作業題目:首臺大型水電機組吊裝
2月13日,由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承擔安裝施工任務的烏東德水電站左岸地下電站5號機組轉子成功吊裝。這是中國第四、世界第七大水電站實現轉子吊裝的第三臺機組,標志該電站正向2021年底全面投產發電的目標穩步邁進。
烏東德水電站發電機組轉子是目前世界上在建水電站中已吊裝的最大機組吊裝件。 5號機組轉子重達2100噸,最大直徑17.5米,高度4米,是烏東德水輪發電機組最重的部件之一。在機組安裝有序推進的同時,大壩澆筑也按計劃開展,春節前后相繼實現6個壩段澆筑到頂目標,計劃于2020年5月全線澆筑到頂,于2020年7月實現首批機組發電目標。
科代表:中國鐵建
作業題目:首臺盾構機下線
2月10日,中國鐵建自主研制的土壓平衡盾構機正式下線,成為復工后全國首臺順利交付并出口的盾構機。
該臺中國鐵建自主研制的土壓平衡盾構機,開挖直徑5.36米、總長110米,已經抵達上海洋山港,將起運土耳其參與隧道建設。為滿足當地玄武巖、英安巖等極硬巖層開挖需要,刀盤采用高強度五輻板結構,由6臺160千瓦變頻電機驅動,可滿足扭矩儲備及高速刀盤轉速要求,整機通過CE認證,滿足歐洲出口標準。
科目八
國際合作
科代表:中核集團
作業題目:首批國產鈷60規模出海
2月15日,復工復產后首批50萬居里國產CN-101型鈷60在上海洋山港裝船,駛向泰國,標志著我國鈷源質量、技術和服務獲得國際認可,為世界核技術應用行業的發展貢獻了中國力量。
鈷60是鈷元素的一種同位素,在農業、工業、醫學等方面應用廣泛。長期以來,我國鈷源幾乎全部依靠國外進口。中核集團于2010年實現鈷60放射源國產化,打破了國外長期壟斷。 目前,國際上只有加拿大、中國、俄羅斯等少數國家擁有鈷60生產能力,國際市場前景廣闊。
科代表:中國華電
作業題目:世界最大聯合循環電站首臺機組并網成功
世界最大聯合循環電站項目——沙特阿美吉贊385萬千瓦電站項目,日前實現首臺機組12燃機并網一次成功。 該項目運用世界最先進的IGCC(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環保技術,正式投運后將有效緩解沙特吉贊經濟園區電力緊缺的局面,進一步深化中沙電力合作,預計2020年底全面建成投產。
科代表:中國電建
作業題目:卡塔爾首座大型光伏電站協議簽署,服務世界杯
2月6日,中國電建聯營體與丸紅株式會社+道達爾公司聯營體在迪拜簽署了卡塔爾哈爾薩800兆瓦光伏電站EPC合同。該電站是卡塔爾首座大型光伏電站,項目將于2022年世界杯前及時上線,預計可滿足卡塔爾峰值電力需求的10%。 項目分為2期,是目前為止世界第三大單體光伏項目、最大的使用跟蹤支架的光伏項目以及最大的使用雙面組件的光伏項目。
科代表:中國有色
作業題目:首批“迪茲瓦銅”啟運回國
位于剛果(金)的中國有色集團迪茲瓦礦業在開啟商業化生產的第一個月實現“開門紅”,共處理礦量34萬噸,生產出4500噸陰極銅。2020年2月15日,10臺滿載“迪茲瓦銅”的大型卡車開出大門,朝著祖國的方向駛來。
這是迪茲瓦礦業進入商業化生產以來,對外銷售的第一批陰極銅,標志著“迪茲瓦銅”正式走向市場。本次首批發運的陰極銅總重320噸,將經過近3000公里的陸路運輸抵達南非德班港口,再經海運發往國內,預計4月初到達上海港。
科代表:中國化工
作業題目:首個合資項目,聚焦水產飼料
2月20日,中國化工集團藍星安迪蘇與創新動物飼料蛋白生產商美國愷勒司公司(Calysta)簽署協議,雙方將各持股50%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發創新水產動物飼料解決方案阜康?蛋白(FeedKind?),建造世界首座阜康?蛋白的生產工廠。
阜康?蛋白由先進專有的天然氣發酵技術生產而成,通過發酵蘊藏量豐富的天然氣,僅占用非常少量的土地和水資源,是一種經濟、安全、健康、營養含量高、可追溯的蛋白來源。同時,該產品也將有助于減少過度捕撈,為應對未來水產品的需求增長提供解決方案。
科目九
服務國防
科代表:航空工業
作業題目:系列機型完成首次飛行任務
2月16日,航空工業陜飛完成對空警500飛機首飛任務。
2月17日,航空工業洪都完成教10飛機的新春開飛。
2月20日,航空工業昌飛完成復工復產后5架武裝直升機的第一飛。
科代表:中國建材
作業題目:首束超細鍍金屬玻纖下線
中國建材集團所屬中國建材總院專有生產線正式下線復工后首束超細鍍金屬玻纖,服務國防事業。
科目十
文化旅游
科代表:中國旅游集團
作業題目:首家免稅店恢復營業
自2月20日起,中國旅游集團三亞國際免稅城一期及二期開始恢復營業,營業時間為11:00-18:00,全方位為顧客提供舒適、安心、安全的購物環境。
從2月20日起,三亞國際免稅城開始執行嚴格的“非常時期消毒辦法及預防措施應急預案”,嚴格按照標準消毒殺菌流程,對商場的垃圾桶、電梯間、洗手間、欄桿扶手等顧客可觸碰、人流密集區域,每日進行多次消毒擦拭。同時,配備熱成像人體測溫機儀、紅外測溫槍,對到店客人測量體溫,并提醒到店顧客必須佩戴口罩,顧客購物時需與其他客人保持一米距離。針對企業員工,員工宿舍采取封閉管理,每天不少于兩次消毒,服務人員每天做好體溫檢測。
科代表:華僑城集團
作業題目:首季《中國地名大會》全國電視臺免費播出
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組織了一批優秀電視節目捐贈全國各級廣播電視臺免費播出,由華僑城集團獨家冠名的《中國地名大會》第一季已入選其中,將于2020年2月至8月在全國各級廣播電視臺播出。
復工復產不到一個月,
中央企業交出了一批高質量作業。
歡迎各位老師“打分評審”,
歡迎各界同學“借閱參考”。
央企、國企、民企、外企,
預祝大家都能取得
復工復產“開門紅”,
都能交上一份完美的作業。
2020不可能“關機重啟”,
但可以重整旗鼓、重裝上陣!
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
戰疫+經濟,這張答卷,
一定可以取得高分 !
編輯:但堂丹
疫情期間,交通運輸行業復工復產情況如何?針對這些問題,商務部要求各商務主管部門充分認識復工復產的重要性,抓緊協調各方...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在統籌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江蘇、福建、吉林、浙江等地采取多種舉措,推動企業和重大項目開工復產...
您正在觀看視頻: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在科學防控的同時,積極幫助企業復工復產。快速高效的背后,...
題:浙江復工復產“三字經”:“減”稅費、“補”復工、“通”鏈條新華社記者方問禹、許舜達、崔力有200多萬家企業、上千萬省外...
記者21日從國務院扶貧辦了解到,為盡快推進企業復工復產和貧困戶返崗就業,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廣東省扶貧辦會同省人力資...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各地積極施策幫扶,保障外資企業復工復產,一系列穩外資舉措讓外資企業吃下了...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重慶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充分利用大數據、物聯網等智能技術,助力企業盡快安全復工復產。重慶...
連日來,為保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所需的隔離服供應,中國化工集團沈陽橡膠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員工加班趕工生產隔離服。開...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黃柱特約記者童金健通訊員王小軍徐冬14日,春節剛過,在赤壁高新區維達力實業有限公司,各車間設備滿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