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利益高于一切,國家安全人人有責。在4月15日第四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到國家安全領域有關專家,圍繞什么是總體國家安全觀、如何防范化解國家安全風險等話題進行了深入闡釋。
總體國家安全觀是立足當下、展望未來的系統性國家安全觀。在許多學者看來,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對確保國家穩定、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國際關系學院公共管理系教授劉躍進認為,從范圍和邊界來看,國家安全涉及國家所有領域、所有方面、所有層級的安全。劉躍進認為,“以人民安全為宗旨”是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第一要義,人民安全是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的核心價值,人民利益是我國國家安全工作的根本目的。因此,全面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必須既重視國家安全和國家安全工作的系統性,更要重視中國特色國家安全工作的人民性,在“以人民安全為宗旨”的國家安全價值觀的引領下,統籌兼顧當前國家安全的方方面面,把國家安全工作落實到人民安全、人民幸福、人民滿意上。
從外部環境看,當前世界各種矛盾相互交織,世界局勢非常復雜:不同社會制度之間、不同發展程度的國家與地區之間、不同文明之間的矛盾沖突仍然存在,不穩定和不確定因素增多。從國內環境來看,深化改革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經濟、社會、科技、自然生態等領域的困難和挑戰。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國內安全研究中心教授馬振超認為,我們面臨的風險既包括國內的經濟、政治、意識形態、社會、自然界的風險,也包括國際經濟、政治、軍事風險等。這些風險可能發生合流和疊加效應,也可能發生誘導和聯動效應。因此,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尤其要有效防范各類風險連鎖聯動。
馬振超認為,面對波譎云詭的國際形勢、復雜敏感的周邊環境、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必須始終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
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吳玉軍認為,發展是安全的基礎。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安全問題,善于運用發展成果夯實國家安全基礎。改革是發展的動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新問題、新矛盾會不斷出現,一些潛在風險也會顯現,不能因懼怕面對新的安全問題而停滯改革、放棄發展。要解放思想,突破思維定式和思想障礙,向改革要動力,以改革增活力,通過不斷深化改革化解矛盾,消除危及安全的風險,在持續發展中保障國家的持久安全。要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將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在保持社會穩定中推進改革發展,通過改革發展促進社會穩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姜天驕)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下一篇:
在第五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即將到來之際,江蘇省國家安全廳4月13日聯合中國教研網舉辦全國首個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網絡公開課...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普法依法治理領導小組辦公室,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司法局、普法依法治理領導小組辦公室,中...
新華社北京4月7日電(記者白陽)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即將到來。記者7日從司法部獲悉,司法部、全國普法辦日前聯合印發通知,在...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報道:18日,市委書記丁小強主持市委中心組專題學習,推進“總體國家安全觀”思想落細落實。...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吳文謹報道:7日,市委書記丁小強主持市委中心組(擴大)專題學習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
外防輸入不放松內防反彈不懈怠新華社評論員“必須牢牢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防控疫情要強調再強調、堅持再堅持,始終保持警...
”面對重大風險,基層黨組織要通過黨員干部做好群眾工作,廣泛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為風險防控夯實群眾基礎。面對...
農歷正月初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專門聽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匯報,對疫情防控特別是患者...
咸寧網訊通訊員劉瑩報道:為深入貫徹省聯社“守規矩防風險建設合規銀行”的總要求, 12月11日下午,咸寧農商行組織了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