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他們是兒子、是女兒,也為人妻母,為人夫父。他們也有溫馨小家,身臨一線,他們也會擔心,然而使命所在,他們義無反顧,全力以赴沖到第一線!責任和擔當,讓他們發出了最耀眼的光。
我是黨員我先上
當往日的喧囂被按下靜音……他們讓你待在家里,自己卻沖鋒上陣。危急時刻,總能聽到一句話:我是黨員我先上!
疫情發生后,無數黨員奔赴咸安各個戰場,在醫治病患的一線、在保障供應的后方、在聯防聯控的交通路口和社區村組,黨旗高高飄揚,群眾有了主心骨。
“我當過兵,85年在云南參過戰,轉業后抗擊過‘非典’,國家需要的時候絕不退縮!” 剛做完手術還在恢復期的區檢察院副檢察長黃庭琦主動請纓,第一時間帶隊奔向工作崗位,負責億豐農貿市場疫情防控工作。
76歲的胡盛忠是一名有著51年黨齡的老黨員,在白茶社區組建黨員先鋒隊時,他主動要求參與到防疫工作中。雖然年逾古稀,但胡盛忠熱情不減,值守檢測點、入戶排查、宣傳防控知識、做好群眾工作……他總說,在這種特殊時期、關鍵時刻,黨員必須迎難而上做表率。
“你在家乖乖聽話,媽媽在打怪獸呢。”離開家中只有一歲多的孩子,90后年輕黨員沈亞平已記不清她在駐點馬安頭村待了多久了,“也想孩子,但沒辦法,該做的工作必須要做好!”
怕嗎?誰不怕!上嗎?必須上!
“我是黨員,我先上!”說出這句話的,是你,是我,是身邊的親人、朋友、同事。那些看見的、聽到的故事,如同忽閃忽閃的光亮,擊退灰暗,讓我們得以靜待溫泉噴涌,桂花盛開。
我的家園我守護
居民小社區,抗疫大戰場。作為社區的工作者,責任重大,每天穿梭在各個樓棟之間,24小時值班值守已是常態。
“我們就是一張嘴巴,家家戶戶都要去宣傳,去告訴他們、提醒他們疫情的嚴峻性,現在還不能掉以輕心,雖然我們社區是一個無疫社區,沒有確診病例,也沒有疑似病例,但是我們還是要加強防控意識,所以我們的防控一下都不敢松懈。”南昌路社區黨總支書記黃輝說。
防疫人員不足怎么辦?溫泉社區黨總支積極統籌各方面力量,發動老黨員、入黨積極份子、共青團員、居民群眾、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等人參與,7個臨時黨支部46名黨員分散到轄區內13個卡點,進行日常值守和物資配送等工作,將貼心服務和愛心關切播灑在社區的角角落落。
“白天沒有走訪到位的,我們只能等到晚上家家戶戶開燈再上門。不厭其煩的入戶,并不是前期數據不對稱,而是為了實時掌握小區情況,查漏補缺,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萬年路社區黨支部書記徐軍英表示。
危難時刻顯身手,越是艱險越向前,社區工作人員用堅守筑起了第一道防線,或許你不知道他是誰,但他卻對你的情況了如指掌,把你當他的“心上人”,讓你感受到疫情期間的溫暖與關愛。
你的生活我保障
“聚時一團火,散做滿天星。”隨處可見的紅馬甲、紅袖章忙碌在抗“疫”一線。從老到少,從工作人員到社會人士,他們一邊當“外賣大叔”“快遞小哥”,一邊穩定群眾情緒、增強群眾信心,做好后方的保障服務。
“您需要的奶粉和紙尿褲買來了,以后再需要什么東西給我打電話就行。在汀泗橋鎮大橋村莫順祥家門口,村支書周咸超放下奶粉和尿不濕,又提著裝滿物資的購物袋匆匆離開。
“我們多跑路,群眾少跑腿,這樣村民才能宅得住。”大橋村支書周咸超說,排查時按需登記,回來統一采購,次日送貨上門,村干部搖身一變成了“代購員”。
“奶奶,我們給你帶了新鮮蔬菜,疫情期間您盡量減少出門,有需要代購的生活用品就給我們打電話,我們一定會及時送到……”在浮山街道辦事處余佐村,志愿者們正在替轄區居民“跑腿”,采購鮮蔬菜等生活物資,并一一送貨上門,贏得了群眾點贊。
如今,只要居民一個電話,一條微信“下單”,志愿者們就會為居民代購所需用品,有時還順便清理居民放在門口的垃圾。左邊一袋米,右邊一袋菜……每天,這些“代購”志愿者都奔波在小區與居民家之間,在街頭巷尾,留下了一抹亮麗的風景。
“抗疫”路上有你,有你們,我們一起加油!
(通訊員 伍偉 吳濤)
編輯:hefan
上一篇:
咸安春耕抗疫忙
下一篇:
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 通城戰“疫”早字當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