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家人蝸居在狹小的出租房里,一住就是十年,哪里像個家……”日前,在赤壁市官塘驛鎮精準扶貧易地搬遷鎮區安置點,已搬進新居兩年的黃太平激動不已。
1976年出生的黃太平,是官塘驛鎮黃沙村8組村民,談起從前的生活他說:“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p>
原來,黃太平10歲的時候就沒了父母。好在他能吃苦,14歲就外出打工。后來借了親戚的房子結婚,生活多了一個分擔的肩膀,日子終于有了陽光??墒牵恍以僖淮谓蹬R到他的身上,一場大病讓剛剛有了信心的他,徹底澆滅了希望。
“我們租房子住了10年?!秉S太平的愛人說:“雖然兩人都在外打工,但只能在工地上做小工,收入微薄,加上傷病,更加蓋不起房子。”
但現在,他們沒有了這些擔心。2017年,赤壁市將黃太平列入首批易地搬遷的對象。同時,綜合考慮他的實際情況,為了保證他搬遷后的生活有保障,有一份穩定的收入,當地鎮村特別將他安置在鎮區安置點,以便于給他創造工作的機會。
2018年初,黃太平一家人終于如愿以償,全家搬進了一套2室1廳水電齊全的新房子。而且在政府的幫助下,黃太平就近在鎮里的木材廠里找到了一份工作,有了穩定的收入。
“以前沒有房子,到處寄人籬下,受人冷眼?,F在不怕了,我們也有了自己的家?!爆F在的黃太平夫妻倆,臉上滿是幸福的樣子。
該鎮龍鳳山村貧困戶張明山同樣在政府的幫助下住進了易遷的新居并找到了工作。鎮區的木材加工廠離易遷點不到500米,走進生產車間,張明山正在木材切割線上忙碌著。
不僅如此,張明山的愛人也在鎮區的電子廠找到了工作,一家人已脫貧。
張明山是龍鳳山村7組的村民,2013年一場大病讓本就不寬裕的家一下子跌入貧困。更為殘酷的是,家里的房子因為年久失修而難以保證安全,一家四口只得借住在親戚家。
直到2017年底,在政府的幫助下,張明山一家住進了新居。
在赤壁,像黃太平、張明山一樣住進易遷新居的還有不少。近三年來,該市本著“要讓每一個人都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的根本宗旨,下大力氣、花大功夫,統籌規劃,投資2250萬元,在全市范圍內建成5個總建筑面積9100平方米的集中安置點和5個分散安置點,安置貧困戶105戶373人,讓困難群眾圓了住房夢。(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柱 通訊員 王文?!∮鄳c)
編輯:hefan
上一篇: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習近平總書記這樣說
下一篇:
統籌兼顧看攻堅之三:消費扶貧 化解農產品銷售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