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數字技術應用造福人類,但同時也伴隨著新的數字鴻溝,在不同群體、不同區域、不同國家之間產生。如何彌合各種數字鴻溝,推動包容發展?9月25日下午,“2021世界互聯網大會”舉辦的本屆峰會首個研討會就聚焦于此,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等就此展開討論。
數字經濟快速發展,老年人、殘疾人、低收入者等弱勢群體需要被給予更多關注。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研討會上表示,事實上中國一直致力于此。他分享了一則數據:目前60歲及以上的網民占網民總數比例是11.2%,較2015年底提高7.3個百分點。不過不少專家學者也表示,數字經濟不斷發展,數字鴻溝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對數字技術應用能力普遍低于社會平均水平的群體應該持續給予支持。
“這就要求政府、社會組織、企業都要參與其中。”貝殼找房高級副總裁李文杰舉例道,他們公司在全國40多個城市的接近2000個社區開展相關活動,員工們累計幫助十幾萬老人如何用手機掛號。雖然有很多老人怎么學也學不會,但是他們還是愿意耐心地教。利用社區網絡等幫助老人提升信息化水平,這是他們為減少數字化鴻溝而作的努力。
“不同企業的數字化技術應用能力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鴻溝。”悅商集團創始人戴政舉例道,新冠肺炎疫情前許多城市社區小店開展線上業務的比例大概只有20%,疫情后大家才開始做線上數字化的溝通、交流、售賣。在這些零售小店的轉型過程中,政府應該給予更多政策上的支持,比如通過供應鏈的數字化建設等。他說,這些零售小店許多都在三、四、五線城市甚至農村市場,他們的數字化轉型也能給下沉市場帶去數字化活力,帶動消費升級。
數字鴻溝的存在,對相對欠發達地區來說,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機遇。國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師、研究員張新紅認為,數字技術的應用往往可以打破地理條件等的限制,讓一個區域實現更快發展。他認為,弱勢地區如果能夠更好地利用數字經濟,可以實現跨越式發展,推動實現共同富裕,這體現的便是數字技術應用的包容性。
如何激活欠發達地區的數字經濟潛力?浙江大學信息資源管理系主任、教授黃萃說,浙江、廣東、福建等6個“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在許多領域先行先試,助力各地因地制宜發展數字經濟。她希望,讓試點走出這些基礎較好的地區,在一些欠發達地區進行探索。
從全球角度來說,數字鴻溝也同樣存在,并影響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北京大學中國社會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邱澤奇在討論中表示,目前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已經進入起飛階段,有專家判斷2025年左右數字經濟占中國GDP的比重會超過50%。盡管如此,但在基礎性的數字技術創造領域的差距依然較大。中國科學院大學應急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李穎認為,隨著國際環境的變化,完全依賴國外技術和產品來跨越數字鴻溝的風險越來越大,中國需要在這一方面努力縮小差距。
國際上的數字鴻溝對中國來說是挑戰,同樣存在機遇。鄔賀銓院士直言,“一帶一路”倡議有利于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的方向發展。當前,“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需要建立統一的國際規則,特別是要破除國際數字貿易壁壘,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都能享受到數字經濟的紅利。浙江日報 記者 翁杰 鄭亞麗 李攀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碳達峰 碳中和”行動啟動儀式舉行
“我們對待老年人的態度應該像高速公路收費站一樣,有個綠色通道。針對這一情況,有的地方專門開辟“無健康碼綠色通道”?!?..
? ? ? ?數字時代為世界上5億農民帶來了希望:安裝了正確應用程序的智能手機可以告知農民什么時候可能下雨、如何識別和根...
日前,老人冒雨用現金交醫保被拒登上微博熱搜,關于老人如何適應智能化生活引發熱議。可以這么說,除了最常用的幾款手機APP,...
針對社會反映強烈的“數字鴻溝”問題,今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提出...
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襲,老年人面臨的掃碼難、就醫難、支付難等問題被置于“放大鏡”下,考驗著老年人持續學習能力的同時,如...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加速全球經濟向數字化過渡,數字經濟可能成為對沖疫情沖擊、重塑經濟體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的關鍵力量?!?3...
據介紹,此前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福州市共簽約334個數字經濟項目,總投資3247億元,先后引進了百度、阿里、京東、比特大陸...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是落實構建新型城鄉關系、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之年。在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進程中,應充分發...
楊虎濤數字經濟的發展趨勢不可逆轉,以互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為代表的數字經濟改變了我們的經濟生活。學術界一般將20世紀7...
經濟日報日內瓦電記者楊海泉報道:當地時間11月23日,世界貿易組織(WTO)發布名為《2020年世界貿易報告:數字時代促進創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