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艾丹
十年來,我們采取一系列戰略性舉措,推進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推動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
這10年,有涉灘之險,有爬坡之艱,有闖關之難,黨和國家事業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實踐證明,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的大政方針和工作部署是完全正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符合中國實際、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不僅走得對、走得通,而且走得穩、走得好。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時強調
訪談嘉賓
洪向華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督學、教授
深刻把握“三件大事”的歷史性勝利
記者: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總結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時,首先就指出了對黨和人民事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并指出“這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團結奮斗贏得的歷史性勝利,是彪炳中華民族發展史冊的歷史性勝利,也是對世界具有深遠影響的歷史性勝利”。回顧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為什么要首先強調這“三件大事”?怎么理解這三個方面的“歷史性勝利”?
洪向華:第一件大事是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一百年來,黨領導人民經過波瀾壯闊的偉大斗爭,中國人民徹底擺脫了被欺負、被壓迫、被奴役的命運,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人民民主不斷發展,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變為現實。一百年來,黨領導人民不懈奮斗、不斷進取,成功開辟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僅用幾十年時間就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一百年來,黨既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也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為世界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經驗、中國主張。
第二件大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是我們黨準確把握我國發展新特點新要求作出的一個重大政治判斷。這里的“新時代”,是黨和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繼續前行的重要基礎性話語,是我們黨提出新的思想、新的征程、新的政策、新的部署的根本依據。新時代的科學論斷基于歷史性成就和變革,同時新時代也彰顯了新飛躍、新境界和新價值。從中華民族復興歷史進程來看,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在中華民族復興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從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進程看,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從人類社會發展史的角度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第三件大事是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們黨兌現了對人民和歷史的莊嚴承諾,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在一個擁有14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一個創舉,標志著我們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同時為中國共產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精神根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進程中,中國開展了大規模系統性扶貧減貧行動,書寫了人類歷史上最為波瀾壯闊的減貧篇章,為人類減貧事業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在人類社會發展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為促進人類文明進步貢獻了中國力量。
全面展示了新時代偉大變革的壯闊歷程和宏偉氣象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從16個方面全面系統闡述了十年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這對于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怎樣的重要意義?
洪向華:黨的二十大報告從16個方面總結概括了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全面展示了新時代偉大變革的壯闊歷程和宏偉氣象。
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揭開了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自身建設的新篇章。政治方面,“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深入人心;理論方面,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制度方面,形成了比較完善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為確保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提供了有力保證。十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找到了自我革命這一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確保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
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邁上新臺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擼起袖子加油干、風雨無阻向前行,跑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加速度。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騰飛基礎,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指明了前進道路,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結了寶貴精神譜系。
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彰顯了中國共產黨胸懷天下的責任擔當。十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應變局、開新局,經濟增速遠高于世界平均增速,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在新冠疫情中積極向其他國家提供各項抗疫援助,與周邊國家共同分享中國發展經驗和成果,以中國之治凸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必將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我們黨歷來高度注重總結歷史經驗。總結十年來的舉措和成果,能夠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對于全黨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踐行初心使命,在新時代更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總結十年來的舉措和成果,是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確保全黨步調一致向前進的需要;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提高全黨斗爭本領和應對風險挑戰能力、永葆黨的生機活力、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繼續奮斗的需要。
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是全方位、根本性、格局性的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過去5年工作和新時代10年偉大變革的重大意義”。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如何深刻把握新時代十年變革的里程碑意義?
洪向華: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是全方位、根本性、格局性的,體現在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個方面。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意義在于:
第一,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把堅持黨的領導貫徹到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個領域各個方面,確保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為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提供堅強保證。
第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到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人民的前進動力更加強大、奮斗精神更加昂揚、必勝信念更加堅定,煥發出更為強烈的歷史自覺和主動精神,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正信心百倍推進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深入推進,書寫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新篇章,我國發展具備了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以及更加主動的精神力量。
第三,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順應時代發展大勢,以高度的戰略性眼光,系統地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重大時代課題。我們黨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形成了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重大理論成果。新時代十年變革見證了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為人類和平與發展崇高事業作出了新的更大的貢獻。
依靠斗爭走到今天,必然要依靠斗爭贏得未來
記者:今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迎接黨的二十大”專題研討班上強調:“10年來,我們遭遇的風險挑戰風高浪急,有時甚至是驚濤駭浪,各種風險挑戰接踵而至,其復雜性嚴峻性前所未有。”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也回顧了十年前我們所面對的形勢。面對這些影響黨長期執政、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經受住各方面的風險挑戰,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給我們怎樣的深刻啟示?
洪向華: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給我們帶來四個重要啟示:
必須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百年來,我們黨從幾十人的政黨發展到今天九千多萬黨員的世界第一影響力的大黨,從苦難走向輝煌,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偉大成果,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這正是因為黨始終將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創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原創性戰略性的新論斷,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飛躍。
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發揮和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關鍵所在,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根本保證。新征程上,越是形勢錯綜復雜、風險挑戰嚴峻、使命任務艱巨,越需要永遠保持趕考的清醒和謹慎,不斷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使我們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歷史已然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符合中國國情、引領中國發展進步的光明道路,必將越走越寬廣。前進道路上,只要我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彷徨、不動搖,就一定能夠不斷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敢于斗爭是我們黨的鮮明品格。我們黨依靠斗爭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爭贏得未來。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我們面臨的風險考驗明顯增多。要發揚斗爭精神,知難而進、迎難而上,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不斷奪取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新勝利。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辛向陽接受本報記者專訪解讀“五個牢牢把握”之二——牢牢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下一篇:
”回望中國近代以來180多年的斗爭史、我們黨100年的奮斗史和新中國70多年的發展史,了解一個個推動中華民族朝著偉大復興不斷...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指出:“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通過對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光輝歷程的回顧,把一百年來中國共產...
”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懈奮斗,從根本上扭轉了近代以后中國人民...
《復興文庫》共五編,其中第一至三編將于近日出版發行。
要堅定理想信念,凝聚精神力量,在新時代更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我們這一代人...
大力弘揚偉大民族精神,傳承偉大抗戰精神,必將激勵和動員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
一方面,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文化.可以從文明誕生到文化基因和性格的養成,再到“自在”的中華民族的形成三個方面來看...
同志們,朋友們:今天,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在中華民族歷史上,都是一個十分重大而莊嚴的日子。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執筆:孫信在慶祝中國共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