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久久久_美女网站黄页_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_91精品国产高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資訊 >> 要聞資訊 >> 正文

傾聽群眾心聲 搭好百姓舞臺——通城縣雋水鎮沿河路文體活動街區建設側記

來源:咸寧網 時間:2023-03-20 10:05

昔日商貿繁華地段,今日居民“休閑天堂”。

近日,記者來到通城縣雋水鎮沿河路,感受共同締造活動為群眾帶來的滿滿幸福感。

民有所呼 我有所應

通城縣沿河路位于雋水鎮雋水河南岸,西起雋水大橋東至通城大橋,緊鄰譽滿湘鄂贛的湘漢路小商品市場,是雋水河南北商貿繁華地段,通城縣蘇維埃紅色政權奪取的第一槍在這里打響,這條路見證著通城縣的歷史興衰,承載著幾代通城人的鄉愁記憶。

“兒時最快樂的時光就是上街到沿河路趕集,那時的沿河路往來商賈云集、商貿活躍,賣掉自家產的蔬菜、干貨,用換來的錢吃上一碗熱乎乎的殺豬菜,可以回味很久……”家住雋水鎮湘漢社區的何老先生回憶。

隨著通城縣域經濟社會的發展,如今的沿河路已然成為雋水城區及周邊鄉鎮居民文化娛樂、健身休閑的活動場所和精神家園。

“這里人多熱鬧,可以唱歌、聽戲,和同齡的老人拉家常,心情舒暢。”64歲的劉爹爹家住雋水鎮上坳村,到沿河路看戲是他晚年生活的樂趣。

家住湘漢社區佘畈路64歲的胡金華帶著88歲的母親黎蘭香散步來到沿河路,“這個地方開闊,老年人多,在一起活動、交流,人也開心。”黎蘭香笑著說。

湘漢社區黨總支書記何花告訴記者,沿河路以前是一條商業街,經過拆遷改造以后,樹木成蔭、環境清幽,成了退休老人和老年文藝愛好者的活動場所,深受居民歡迎。

然而,有人歡喜,有人愁。沿河路文化活動豐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卻引起部分居民的不滿和投訴。

居民在開展文化活動時,影響了附近小區居民的正常作息,尤其是孕婦、病人及在校學生的休息和學習。同時,沿河路文體活動頻繁,現有的基礎設施不完善,缺乏規范管理,導致臟亂差現象嚴重,影響城市形象。

“不少居民反映沿河路噪聲擾民、臟亂差等問題,社區干部和工作人員多次出面協調。”何花告訴記者,縣委有關領導對此非常重視,要求既要滿足群眾文化活動需求,又要兼顧居民的合理訴求,建好湘漢社區沿河路文體活動街區。

目前,湘漢社區正以城市更新為契機,對沿河路進行整體規劃建設,完善基礎設施,融入文化元素,增強文體功能,提升文化品位。

一線協商 發展共謀

為扎實做好城市更新和“一線協商·共同締造”工作,2月22日,通城縣政協組織政協委員、縣直有關部門干部、社會文化名人、社區干部、縣鎮指導組干部深入沿河路文體活動街區建設現場開展調研,現場走訪調查,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并形成調研報告。

“一方面要完善停車場、公廁、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另一方面要弘揚地方傳統文化,讓老百姓喜聞樂見。”居民羅召華說。

“要考慮群眾多樣化的文體活動需求,既要有戶外戲曲、唱歌、廣場舞等活動場所,又要有室內的琴棋書畫等場所,讓群眾來時樂、去時歡。”居民吳東貴說。

縣文聯主席劉亞敏說:“沿河路文體活動街區要堅持群眾文化屬性,保留老年人文化娛樂健身功能;植入通城文化元素,讓地方特色更加鮮明。同時,配套發展商業,融合當地特色小吃、傳統手工業,打造民俗風情街,振興地方文化產業。”

湘漢社區黨總支書記何花說:“沿河路文體活動街區建設要融合民俗文化與老年休閑,建設通城民俗文化一條街。建設中要因地制宜,保留原有街道和園林景觀,增加便民服務設施,營造舒適休閑的文化氛圍。”

縣政協副主席吳剛毅說:“文體設施建設是一項系統的民生工程,應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重視,要將‘一線協商’融入到‘共同締造’中,規范設計好文化活動項目。”

共同締造 共享民樂

3月2日,通城縣政協就沿河路文體活動街區建設,在雋水鎮湘漢社區“協商在一線”工作辦公室舉行“一線協商·共同締造”專題協商會。

與會的政協委員、社區干部、黨員群眾、社會文化名人等對沿河路文體活動街區建設存在的基礎設施不完善,缺乏通城本土地域個性化、特色化、系統化等問題,積極建言獻策。

“沿河路文體活動街區的定位是居民休閑、文化、娛樂的活動場所,是老百姓活動的大舞臺。”協商會上,通過面對面平等、友好、真誠協商討論,形成了三個方面的共識:一是拆除違危建筑,二是打造文化街區,三是完善配套設施。

——拆除違危建筑。沿河路臨街靠墻違規搭建的鐵皮棚子和延伸建筑,既不美觀也存在安全隱患,將按照城市管理有關規定拆除。同時對臨街年代較久的老、舊、危房,建議政府予以征收拆除,騰出來的土地用于活動街區建設。

——打造文化街區。建設鄂南古民居風格的百姓舞臺(花鼓戲臺和自娛戲臺各一個)、體育鍛煉設施、公共室內棋牌娛樂室,保留該處歷久自然形成的老年人文化娛樂健身活動街區的功能。將沿河欄桿改造為花崗石欄桿,在花崗石欄板上雕刻通城花鼓戲臉譜加文字說明,或目錄式展示通城特色文化,并適當在花壇或行道上建立小型同類雕塑,嵌入通城文化元素。改造臨街建筑立面,配套形成鄂南古民居風格,兼顧發展配套商業,將沿河路從水文站至雋水大橋上游打造一條體現通城本土文化特色的“文化休閑街”。

——完善配套設施。減少沿河路花壇面積,擴大活動場地,保留現有樹木,補栽新栽名貴樹木。考慮環境噪音和動靜相宜等因素,合理劃分設置戲曲、露天卡拉OK、廣場舞、書畫創作、太極拳、戶外瑜伽、羽毛球、門球、棋牌娛樂等區域。建設電子顯示屏,播放展示通城本地特色文化,合理設置涼亭、石凳、公廁、停車場、路燈、強弱電插座等配套設施。建議在道路岸墻河邊行道,建設立柱架空仿古長廊,與沿河路面平齊,設置座椅,適當擴大活動面積。

通過一線協商、決策共謀,通城縣沿河路文體活動街區將建成集文化、休閑、娛樂為一體的文體活動場所,成為老百姓喜愛的文化活動大舞臺。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嘉 通訊員 劉友洲)? ?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下一篇: 咸寧市宣傳部長會議要求?準確把握新要求 全面展現新氣象

相關新聞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