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讀賣新聞》12月15日發表題為《政治資金應徹底透明化》的社論。文章摘編如下:
身處國會這一立法機構,卻違反《政治資金規正法》,想方設法挪用活動經費,這無疑是失信于民之舉。
日本自民黨能否發揮自我凈化能力,這一點正受到考驗。
受自民黨安倍派涉嫌利用政治集資宴會吃回扣影響,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將四名閣僚和五名副大臣一并撤換,包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
政治資金問題導致岸田政府陷入困境。在擇定新閣僚人選時,想必政府會重視這兩點:在答辯時是否從容不迫;過去是否被卷入政治資金丑聞。
據說,安倍派曾指示,將超過宴會券銷售定額的部分以現金形式返還給所屬議員,不記入收支報告書。派系方面的收支報告書上也沒有記錄對議員的支出。
派系在宴會上籌集資金,向議員返還部分金額,但如果不把收支內容記錄在收支報告書上,就違反了《政治資金規正法》(屬于不記錄和虛假記錄情形)。
二階派和岸田派也曾被懷疑虛報宴會收入,盡管金額比安倍派少。 如果岸田說政治資金問題是“全黨問題”,則自民黨應該徹底開展調查,并向國民做出解釋。
據悉,朝野政黨議員收支報告書經常出現漏記或錯記。如果發現錯誤后及時糾正,則在有些情況下不至于被追究法律責任。但是,如果錯記或漏記金額較大,或者是有意為之、性質惡劣,則情況截然不同。
《政治資金規正法》規定,對于不記錄或者記錄造假情形,處以“五年以下監禁或100萬日元以下罰款”。即使是被處罰款,相關人員也會受到中止公民權的處分,失去國會議員身份。 不能不顧后果的嚴重性,將錯記或漏記看作形式上的錯誤而等閑視之。
據稱,鑒于此次問題曝光,自民黨內部正在討論取消派系、全面禁止派系聚會,以及從根本上修訂《政治資金規正法》。 在過去,每當出現政治和金錢問題時,就有人主張解除派系,但從未實現過。
派系如今仍在內閣和政黨官員人事中發揮影響力,并通過舉行宴會籌集資金。現在到了重新考慮 政黨應該如何運用政治資金這一問題的時候。政治活動需要一定成本,但政治資金的籌集方式和使用方法要公正透明。(編譯/馬曉云)
編輯:trsadmin
上一篇:
德媒:報告顯示英國經濟遭遇“失去的十五年”
下一篇:
普京為雞蛋價格罕見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