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配件打包分類,以備隨時取用
孔繁炳的熱心坦誠,讓小區居民都放心把鑰匙交給他保管
雨傘、電扇等生活用品,孔繁炳修起來都游刃有余
定期清理小區草坪
門衛室電話成了維修熱線
視“廢品”為寶貝
在礦上挖過煤,在船廠造過船,在拖拉機廠修理過各式拖拉機,又在電力部門抄過表、架過線……現年74歲的老黨員孔繁炳一生都與各種技術活、體力活打交道。2000年退休后,他成了溫泉辦事處南昌路社區紀委小區的一名門衛。閑暇之余,他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長,幫助居民義務維修小家電,成為鄰里街坊津津樂道的“熱心腸”。
22日一大早,我們走進南昌路社區紀委小區大院時,孔繁炳正揮著掃帚清掃小區,浮塵揚起,陽光透過樹葉間隙,一道道光柱清晰可見。
“您每天都這么忙嗎?”來到孔老身邊,我們問道。
“做點事心里踏實。”孔老抹去額頭上的汗珠繼續忙活。
大約過了一個小時,孔老才搬了把椅子在門口的樹蔭下坐下,拿出報紙看了起來。
“老孔,我這電扇昨晚不轉了,你幫我看看咋回事?”只見一個挑著菜擔子的婆婆走進院子,把風扇遞給了孔老。
孔老連忙放下報紙,把風扇拿到門衛室一側的棚子下擺弄了起來。
“放心吧,但婆婆,包給你修好。”孔老一臉自信。
但婆婆從菜擔上拿出一把青菜作為酬謝,孔老卻急了:“你要給菜的話,我就不修了。”
“總是麻煩他,每次給啥都不要。”但婆婆沖我們搖了搖頭,一臉愧疚。
多年的工作經驗讓孔老對各種電器維修游刃有余。但婆婆走后,孔老拿出工具,開始找風扇的“病灶”。電機沒問題、線路也沒問題,最后終于找出原因,原來是電容壞了。
“電容你這恐怕沒有,得去街上買吧?”我們有點疑惑。只見孔老起身來到屋后,三間小屋子里堆滿了各種“破爛兒”。
我們眼中的“破爛兒”在孔老看來可全都是寶貝。這滿屋子的破爛全部都是修理各種小電器、雨傘、電飯鍋等需要用到的零件,是孔老從收廢品的人手中置換而來的,少說也有上萬個。
不一會,孔老就在一堆零件中找到了一個電容。安到電風扇,插上電源,風扇“呼呼呼”地轉動起來,孔老臉上也樂開了花,成就感寫在臉上。
孔老的義務修理行為感動著方圓幾千戶的居民,同時也感染著這里的孩子們。馬上要上六年級的甘瑞琪就深受孔老影響,在學校里,經常幫助其他同學,受到老師多次表揚。孔老每次修理都不收錢,許多家長就讓自己的孩子把不需要的廢書、汽水瓶留著給孔爺爺,好讓他置換更多的零件。
除了修理,孔老還當起了小區里的義務傳話員,出門在外的居民有啥急事需要幫忙,都會給孔老打電話,讓他幫忙捎個話。許多居民甚至把自家的房門鑰匙都交給孔老保管。
下午5點多,居民郭先英打來求助電話,說家里浴室燈突然不亮了。孔老放下手中的活,二話不說,拿起工具就往她家樓上走去。孔老給她家重新布了條線,燈亮了。
“老孔他就是我們社區的活雷鋒,他的故事幾天都講不完。” 郭先英沖孔老豎起大拇指。
孔老靦腆地笑了笑,“舉手之勞的事,能幫就幫嘛。”
記者手記
傳遞溫暖與感動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一朵花可以點綴春天的美麗,一件件小小的善舉,正是愛心力量涌流的源泉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石。
孔繁炳,一個與雷鋒同時代的人,他用義務修理踐行著雷鋒精神,傳遞著溫暖與感動,傳遞著社會的正能量。
孔繁炳說,能為居民做點小事也是一種福分,幫到別人,自己覺得很開心、很滿足。
修把傘、修個風扇,這些看似很小的事,卻拉近了鄰里之間的距離。它就像一股暖流在社區里流淌,溫暖著每個人,感動著千萬家。
(記者 夏正鋒 陳紅菊 欄目主持人 張大樂)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組圖:巡線路上的“夫妻崗”
下一篇:
富水湖 萬千景象在其中-富水湖國家濕地公園剪影
有一群人,頂風沙、抗酷暑;有一群人,舍假日,戰一線;有一群人,舍小家,顧大家。看著巨龍般的高速公路貫通山川河流時,他...
波光瀲滟的富水湖,通山人的最愛,也是通山人的自豪。
劃龍舟,這一傳統節目,讓人們在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里有了一份期待。咸安區馬橋鎮嚴洲村至今仍保留著端午賽龍舟的習俗,而每年...
嘉魚縣至高鐵嶺鎮的公路上有這樣一道風景線:每天清晨,在薄薄的晨霧中,5名身著橘黃色衣服的保潔員,像一個個音符在飛揚的塵...
受氣候影響,山上的桃花、梨花比山下遲開三五天。目前,赤壁市余家橋鄉綠態果業桃園里,8000多畝的連片桃花、梨花盛開,蔚為...
咸安區向陽湖鎮寶塔村農科院試驗農場里,一座“鳥巢”型的大棚顯得格外顯眼。 “鳥巢”的主人名叫李輝,一個在外打工回咸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