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久久久_美女网站黄页_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_91精品国产高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文娛 >> 心靈驛站 >> 正文

《地理中國》: 穿越千年在山水間尋覓精神故鄉

來源:咸寧網 時間:2023-04-10 16:04

中國,從來不僅僅在物理空間。

1075年,沈括出使遼國,進入遼境后沿一條運河北上,他在記錄里特地說,這就是當年隋煬帝為征伐高句麗時所修的運河。其他來到遼國的北宋使臣也有各種記錄,有的去曹操寫下《觀滄海》的地方憑吊,有的去唐太宗駐蹕處一番懷古。

澶淵之盟后,盡管宋朝在外交上已經承認燕云諸州是遼國的領土,但在時人心中,這里至少在文化空間上仍屬華夏。這些生長在物理空間上的文化意義,劃分著他們心中的華夏邊界。

蘇轍更進一步,覺得這里的居民心向中原,所以他詩句里寫他們“目視漢使心凄然”。這并非一廂情愿,可能只是推己及人,對于在詩書禮易中浸潤過的他來說,無論身在何地,永遠心屬華夏,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無論現代科技把我們的日常生活帶到多遠,無論地處偏遠或是身在海外,同為中國人就一直共享這個精神世界。我們往往覺得這個精神世界存在于文字和禮俗里,卻常忽略了另一個觀察它的角度——它可以生長在真實的地理空間上,構成一個文化空間的中國,而這個維度的中國,也正是我們和蘇轍、沈括共同的精神故鄉。

詩經中的淇水穿越千年歷史時空

行萬里路對我們已非難事,但從物理空間走進文化空間,或許仍需要一些指引,否則一片郊外的土崗疏林,你怎么識得它就是麥城所在,是關羽人生的終點;而三峽蓄水后,若不念劉備托孤舊事、不誦“朝辭白帝彩云間”,白帝城只不過是無甚可觀的江中小島了。

回到沈括那里,隋煬帝因為征高句麗鑿通了永濟渠,但他也是借助了原有的白溝運河,而白溝則是曹操開鑿的;曹操通白溝,是為了追擊官渡之戰后仍盤踞河北的袁氏父子,白溝的河床沿用的是黃河故道,水源則主要來自淇水;淇水源于太行山,在詩經中多次出現,可稱得上是明星河流,讀到“淇水湯湯,漸車帷裳”或是“瞻彼淇奧,綠竹青青”,就能想像出水流清澈而盛大、河邊竹林茂盛的樣子。

我們或許可以說,詩經中的淇水,穿越時空經過曹操,流到了沈括的腳邊。這種奇妙的聯系,就是文化空間的魅力,《地理中國》則為我們打開這個空間。

《地理中國》全書分四冊,分別是《詩經地理》《三國地理》《蘇東坡地理》《徐霞客地理》。無論是通過不變的名物與山川,還是永恒的人性魅力,每一冊書都讓我們從不同的方向與古人在意義世界里相會。

詩經中共提到二十多條河流、四十多種鳥類、一百三十多種植物,許多都在意義世界留下痕跡。前面說到的淇水和綠竹就是一例,淇水流入運河,融在了中國歷史里;竹為梅蘭竹菊四君子之一,象征清雅澹泊的謙謙君子,歷代為人詠嘆。

三國軍事地理微縮整個中國軍事史

為什么襄陽是古代軍事重地?《三國地理》講述,中國的南北對峙,戰線主要有三條,分別是西邊的漢中-關中,中間的南陽-襄陽-荊州,東面的壽春-徐州-合肥,西線和中線隔著巴山,東線和中線被大別山分割。三國時期,諸葛亮北伐是在西線,孫吳騷擾曹魏是在東線,著名的赤壁大戰則發生在中線。當時經濟中心仍在中原,所以中線戰場是重中之重。杜甫詩句“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描繪的就是中線的交通地理,沿江而下,到宜昌或荊州轉向北,過了襄陽之后,沿著大道過南陽很快就能到洛陽了,襄陽中線戰場的樞紐地位不言而喻。所以當關羽在襄樊水淹七軍時,曹魏震動;反過來由北往南攻打時,襄陽同樣是重點,所以才有蒙古大軍南侵,郭靖義守襄陽幾十年的說法。而近世以來,經濟中心向東南移動,決戰之地變成了東線,解放戰爭的決定性戰役淮海之戰就在東線。朝代更替容易,山川形勢卻難有變化,讀懂三國的軍事地理,也就讀懂了整個中國的軍事史。

蘇東坡走過的大庾嶺是半部中國貶謫史

蘇東坡最動人的地方,莫過于其性情,無論何種感情,他總是直率而飽滿地表達自己。前面說蘇轍出使遼國,當哥哥的很是擔心,因為遼有過扣押使臣的不良記錄,尤其是文人才士,他們常想扣下留為己用。所以蘇軾寫信給弟弟,有句詩是,“單于若問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雖然整首詩的主旨是勸勉關心,但漏出來的自信和豪氣仍忍不住讓人感嘆,這真東坡啊。寫信這一年,蘇軾正被貶杭州,他的貶謫生涯自此才剛剛開始,不過就算到最后,他也未曾改變性情。他五十多歲被貶惠州,由大庾嶺入粵,寫下“浩然天地間,惟我獨也正”。大庾嶺是五嶺之一,是中原和嶺南的分界線,也是半部中國貶謫史,嶺上還走過宋之問、張九齡、寇準、韓愈等名人,許多人沒能再回中原。

黃山可能最喜歡徐霞客了,因為他為黃山留下了最好的廣告語——“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以致今人覺得徐霞客只是位旅行家,但放到那個時代中去看他,他最了不起的地方,可能在于追求本心,這其實才是最與現代人相通之處。看徐霞客對地理的興趣,其實也很特別:他不是純粹學術派的,不像酈道元要寫《水經注》;他也不是文人游歷式的,寫一篇篇文辭華麗的游記。他會對具體問題感興趣,追索考證長江的源頭究竟在哪一支,通過實地考察加文獻探究——這有點像現代科學的“解題思路”。(作者系中信出版社原副總編輯,專欄作家、書評人)

(原載《北京日報》, 作者為沈大園)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新書薦讀
下一篇: 認識拖延對癥下藥

相關新聞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